拾物歸還是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教育引導的道德規范,但往往打破這個規范的是成年人,尤其是在大額財物面前,有些人往往經受不了考驗,近幾年,媒體多次報道因拾到錢物拒不歸還,由于數額巨大屬于非法侵占而被判刑的消息,那么,拾得遺失物多久歸還才是符合規定的呢?
我國《物權法》在《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的基礎上,對拾得遺失物的規則稍作改進,于第109~113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
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一、拾得人的權利
1、費用償還請求權,拾得人為保管遺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費用可以向領取人主張返還。
2、報酬請求權,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支付承諾的報酬。
3、留置權。領取人局部支付拾得人、保管部門為保管遺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費用,或承諾給拾得人的報酬的,拾得人、保管部門可以行使留置權。
4、費用償還請求權或報酬請求權會因拾得人的惡意侵占遺失物而喪失。
二、拾得人的義務
1、拾得人拾得遺失物有報告義務,拾得人應在拾得遺失物后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送交公安等保存部門;保存部門指導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及時發布招領通告。
2、拾得人在拾得遺失物交存或被認領前負有妥善保管的義務;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損毀滅失的,負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關于拾得遺失物多久歸還的問題,法律在具體時間上并沒有明確規定,只是提出應當及時送交所有人,或送交有關部門,這個及時應該是在常理的判斷或常人的認識之內,如果明顯超過了合理的歸還時間,就是涉嫌非法侵占他人財物的行為了。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內容
2021-03-20地役權和租賃權沖突
2021-01-13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公安警察能否與外國人結婚,其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HR外包
2021-03-11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拆遷獎勵越早拿越好嗎,應該什么時候拿呢
2020-11-21拆遷買安置房折扣多少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