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大家對這個的理解,應該不是很多。一般是根據合同的約定或者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對于合同當事人中債務人如果發現另一方的財產狀況有改變的,能夠主張要求對方提供擔保,如果對方沒有按照要求的,可以拒絕履行的權利。那么如何行使不安履行抗辯權?
一、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亦稱“保證履行抗辯權”,是指按照合同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如發現對方的財產狀況明顯惡化,債務履行能力明顯降低等情況,以致可能危及債權的實現時,可主張要求對方提供充分的擔保,在對方未提供擔保也未對待給付之前,有權拒絕履行。
不安抗辯權的適用特征
1、不安抗辯權適用于異時履行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同一合同中互負債務,存在先后履行債務的問題。不安抗辯權的行使不適用于單務合同,不適用于同時履行的合同。不安抗辯權是先履行一方行使的權利,著重于保護履行義務在前一方的利益。
2、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未屆履行期限。不能對待給付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一種現實,不必到對方已經支付不能時才允許行使不安抗辯權。后履行一方的不能對待給付,并非履行期屆滿時的現實違約,它所直接侵害的權利是先履行一方的債權期待。如果這種侵害期待債權的行為不加以調整糾正,持續到履行期屆滿,便成為現實違約。
3、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債務的危險。這里指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嚴重喪失商品信譽或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這是先履行一方“不安”的原因所在,也是不安抗辯權產生的基礎。
4、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未提供適當擔保。如果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提供了適當的擔保,則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將受到保障,不會受到損害,所以合同將繼續得以履行,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二、怎么行使不安抗辯權
從傳統民法體系建立時起, 不安抗辯權制度就已存在,很多大陸法系國家在立法上都規定了不安抗辯權制度。如《德國民法典》第三十二條規定,“契約雙方的當事人的一方應向他方當事人先為給付者,如他方的財產狀況于契約訂立后顯形減少,有危及對待給付的請求權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供擔保前,得拒絕履行自己負擔的給付。”《法國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一十三條規定:“若買賣后,買受人陷于商事上或非商人的破產狀況,以致出賣人有喪失價金之虞時,即使在出賣人曾同意于一定期間后支付價金的情形,出賣人亦不負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但若買受人提供到期支付的保證者不在此限。”此外,瑞士、意大利等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對不安抗辯權也均有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原《經濟合同法》、原《技術合同法》并未對不安抗辯權作出規定,只有《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七條作出了類似的規定,“當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但是應當立即通知另一方;當另一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的保證時,應當履行合同。當事人沒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負違反合同的責任。”此條對行使條件的規定過于籠統。通過借鑒德國民法和法國民法,結合本國立法實踐,我國于1999年3月頒布的《合同法》對不安抗辯權作了比較具體的明確規定,填補了立法空白。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雙方在合理期限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當事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有效手段,如果先履行債務的一方,證明另一方有喪失商業信譽的或者是轉移財產,逃避債務等不良行為的,請求中止履行。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