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在我國的雙務合同當中運用的比較多一些。其實不安抗辯權就是指先履行合同條款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后履行一方可能在合同履行的過程當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風險,導致自己的相關利益受到損失。這種情況下可以依法行使不安抗辯權,要求撤銷合同。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一、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1、不安抗辯權適用于異時履行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同一合同中互負債務,存在先后履行債務的問題。不安抗辯權的行使不適用于單務合同,不適用于同時履行的合同。不安抗辯權是先履行一方行使的權利,著重于保護履行義務在前一方的利益。
2、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未屆履行期限。不能對待給付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一種現實,不必到對方已經支付不能時才允許行使不安抗辯權。后履行一方的不能對待給付,并非履行期屆滿時的現實違約,它所直接侵害的權利是先履行一方的債權期待。如果這種侵害期待債權的行為不加以調整糾正,持續到履行期屆滿,便成為現實違約。
3、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債務的危險。這里指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嚴重喪失商品信譽或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這是先履行一方“不安”的原因所在,也是不安抗辯權產生的基礎。
4、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未提供適當擔保。如果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提供了適當的擔保,則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將受到保障,不會受到損害,所以合同將繼續得以履行,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以上資料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我國如何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全部內容。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條件主要包括合作的過程當中喪失的商業信譽,經營狀況嚴重的惡化,有財產轉移,抽逃資金的這些行為等,當事人都是可以請求法院對合同進行終止的。而且也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不安抗辯權,但是前提是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
二、在我國如何行使不安抗辯權?
從傳統民法體系建立時起, 不安抗辯權制度就已存在,很多大陸法系國家在立法上都規定了不安抗辯權制度。如《德國民法典》第三十二條規定,“契約雙方的當事人的一方應向他方當事人先為給付者,如他方的財產狀況于契約訂立后顯形減少,有危及對待給付的請求權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供擔保前,得拒絕履行自己負擔的給付。”《法國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一十三條規定:“若買賣后,買受人陷于商事上或非商人的破產狀況,以致出賣人有喪失價金之虞時,即使在出賣人曾同意于一定期間后支付價金的情形,出賣人亦不負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但若買受人提供到期支付的保證者不在此限。”此外,瑞士、意大利等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對不安抗辯權也均有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原《經濟合同法》、原《技術合同法》并未對不安抗辯權作出規定,只有《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七條作出了類似的規定,“當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但是應當立即通知另一方;當另一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的保證時,應當履行合同。當事人沒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負違反合同的責任。”此條對行使條件的規定過于籠統。通過借鑒德國民法和法國民法,結合本國立法實踐,我國于1999年3月頒布的《合同法》對不安抗辯權作了比較具體的明確規定,填補了立法空白。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雙方在合理期限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不安抗辯權的適用僅限于異時履行的雙務合同。還有就是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履行能力有所降低,沒有提供適當的擔保,后方履行者在履行合同的時候,沒有遵守合同當中的約定的期限。這時先履行合同一方就可以依法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工傷鑒定費是職工出還是公司出
2021-01-06刑辯律師的地位,權利,義務,責任分別是怎樣的
2020-12-29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輕微交通事故起訴律師費誰給
2020-11-1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行政執法中哪些情形應當履行聽證程序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