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約定有履行順序的合同,在后履行一方喪失商業信譽的情形下,先履行方是否可以不履行呢?如果先履行方以不安抗辯權提出抗辯,是可以不履行合同義務的,那么什么是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法律效果如何?要是你不清楚的話,可以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先履行義務人在有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以及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況時,可中止自己的履行;后給付義務人接收到中止履行的通知后,在合理的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不安抗辯權的成立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一)不安抗辯權產生于雙務合同中。不安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均只能發生于雙務合同中,因此,單務合同以及不完全的雙務合同均不能產生不安抗辯權。
(二)合同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我國合同法規定,對一些買賣合同,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一般采用同時履行主義,而以下合同,即使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也是有先后順序的,這些合同包括租賃、承攬、保管、倉儲、委托、行紀、居間等。
(三)先履行方債務已屆清償期。 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
(四)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一是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二是喪失商業信譽;三是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四是給付特定物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
(五)后履行方未為履行提供擔保。如果后履行方在財產狀況顯著惡化等情況出現時,提供了擔保,則其履行有了保障,先履行方就不能產生不安抗辯權。
二、不安抗辯權的法律效果如何?
不安抗辯權行使之后會對相對人產生不利影響,此即不安抗辯權的法律效果,那不安抗辯權的法律效果如何或者說體現在哪些方面?下文將為您詳細介紹:
(一)可以中止履行合同。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有證據證明對方有上述不能履行合同的狀況可以先中止履行合同。實踐中當事人行使中止履約權時必須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具有履約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等給付的現實危險。當事人在中止履約后應當采取適當的方式及時通知對方。
(二)解除合同的法律適用。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中止履行后,在一定條件下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按《合同法》規定,在此情況下解除合同的法定條件有兩個:一是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二是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提供適當擔保。二者必須同時具備,中止履行的權利人才能進一步行使合同解除權。實踐中,當事人行使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的,應當采取適當的方式通知對方,合同關系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
但在紛繁復雜的合同實務中,難免有當事人以不安抗辯權為借口,撕毀合同,達到毀約的目的,為防止不安抗辯權的濫用,《合同法》規定了不安抗辯權人在行使不安抗辯權時,應當負有舉證和通知兩項法定的附隨義務,不允許其任意借口對方可能沒有履行能力而隨意中止合同的履行,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而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2-09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年金
2021-02-06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