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是一種第三方強制代為履行的行為,這是法律所允許的,那么無主物的提存和通常所說的遺產到底又有什么區別呢?律霸小編通過整理無主物提存和遺產的要點為您歸納出了一下兩種區別,通讀全文后,我們可以明確了解到相關的法律知識。
一、無主物的提存和遺產的區別
遺囑公證是指公民生前對自己的財產作出安排,并經國家公證機關公證,于死亡時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為此,立遺囑的內容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神志清楚,有行為能力.。
(2)遺囑的內容要合法,不能剝奪無行為能力或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的繼承權; (3)遺囑中的財產是個人合法財產。辦遺囑公證由立囑人持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到戶籍地的公證機關辦理,如行動不便,也可邀請公證員到立囑人住地辦理。生命垂危時立囑,應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公證人證明,公證機關可在審查其合法性后,予以確認公證。公證員對遺囑有保密義務。進行遺囑公證,可向立囑人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即其在生前按自己的意志,處分其財產,對預防和減少糾紛都有積極的作用。
二、提存是什么
提存,是指債務人履行其到期債務時,因債權人的原因無正當理由而拒絕受領,或者因債權人下落不明等原因無法向債權人履行債務時,可依法將其履行債務的標的物送交有關部門,以代替履行的制度。提存是代為履行的方法,提存之后,合同終止。中國《合同法》對此也作出了規定。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債務糾紛的及時解決,更好地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利益沖突,保證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提存在法律性質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雙重性質。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并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實施后,在債務人、債權人、提存機關相互之間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提存作為法律制度有著漫長的歷史,它起源于博大精深的羅馬法。“提存,是指有清償能力的債務人在債到期時,以給付的全部向有權受領之人履行清償,而后者拒絕受領或所在不明時,乃把給付標的依法寄存于指定的處所以代清償的行為。故提存必須具備提出和存置兩個條件。但古羅馬時并無提存的制度,債務人經向受領遲延的債權人催告后,即可拋棄給付物而免其責。嗣后大法官認為這樣于公于私均有損無益,遂加以修改,規定債權人受領遲延或債權人所在不明時,清償人應將其給付提存于長官指定的處所,通知債權人領取,債自提存之日起視為已清償。如果提存所需費用過大或依給付的性質不宜提存的,如牲畜或易腐爛變質之物,則債務人可拋棄,不再負責;若債務人為了債權人利益將其給付予以變賣,并將變賣之價金提存時,則作無因管理處理。”由此不難看出,提存制度在古羅馬時期也經歷了產生和逐步完善的過程。最初,羅馬法允許債務人在受領人遲延的情況下將標的物拋棄以免除責任。“債務人提出給付而遇有債權人拒絕受領之情形時,得拋棄該給付物(如送酒者,可傾注于地),以免其責。” 這種方法免除了債權人受領遲延時債務人的清償責任,體現了樸素的公平原則,但是過于簡單和粗糙,浪費了當時本來就很匱乏的社會財富,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因此,自產生之日起就決定了其過渡性,必然會被更先進的方法和制度所代替。后來逐步改變了這種看似公平,實則不合理的做法,使債務人可將給付物存置于官方或公共管理部門,視為已向債權人清償而免除債務。
在再無問題上不存在被強制取走的說法,而提存是存在于債務人和負債人之間的一種履行合同違規條件的方法規定,這種行為是合法的正當的,更多法律問題咨詢律霸。
無主物歸屬界定是什么?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