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將會導致債權人即使勝了官司,也將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不良后果。因此,債權人要謹慎預防。在預防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的行為時,對于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的界定方法有哪些呢?在向債務人追債時,如果發現債務人同意轉移財產怎么辦呢?對于這些問題,本文將詳細為您介紹。
一、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怎么界定
對于界定惡意轉移財產,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即作了規定。該司法解釋123條明確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處理:
1、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造成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
2、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妨礙或抗拒人民法院執行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支付令的。
這其中,“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造成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即屬于惡意轉移資產的行為。
二、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怎么辦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有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因此,如果債權人發現債務人有惡意轉移財產的行為,就要收集好證據,及時向法院起訴。
希望這些內容能夠給您帶來一定的幫助。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是債務人逃債的表現,這種行為對債權人是極為不利的。實踐中,作為債權人,一旦您發現對于有惡意轉移財產的行為,那么您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避免您的合法債權遭到不法侵害。如果您不知道該怎么應對,那么您要及時咨詢債權債務專家律師的意見。
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有什么區別?
立案之后被告人轉移財產怎么辦
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被追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言論不當怎么處罰
2021-03-17財產公證可否進行財產分配
2020-12-1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流產期間能辭退嗎
2021-03-02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