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當向所在地稅務機關的舉報中心舉報。
由于國稅地稅管轄范圍不一致,您要注意弄清楚舉報內容涉及的稅款屬于哪個稅務機關管轄。舉報中心舉報的范圍是: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和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務違法行為。
二、舉報可以采用書信、口頭、電話或者舉報人認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三、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可,但實名舉報才有獎勵。
舉報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開舉報行為的,應當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勵舉報人盡可能提供被舉報人的姓名、單位、住址和稅務違法事實證據。
涉稅舉報要提供的證據,應當越詳細越好,包括賬冊憑證合同協議發票收據等等等等,原件復印件均可。
偷稅罪的犯罪構成
所謂犯罪構成,它是指刑法所規定的,符合犯罪概念基本特征構成犯罪所必須的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的總和。具體來說,是指犯罪客體、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四大類要件的總和。它對理解和適用刑法具有重要意義,是區分罪與非罪的依據,是區分此罪與彼罪的具體界限,是衡量輕罪與重罪的尺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201條偷稅罪作為“危害稅收征管罪”類的一個重要罪名,如何正確理解和適用它,對于維護稅收秩序,打擊偷稅犯罪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就偷稅罪的犯罪構成作簡要分析,以助大家正確理解和適用該罪。
一、偷稅罪的犯罪主體。犯罪主體是指實施了犯罪行為,依法應當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或單位。偷稅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第4條規定,納稅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扣繳義務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在法律上不負有納稅義務或者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不能成為偷稅罪的主體。對于無證經營的行為人,公安部在征求最高人民法院意見后已有明確批復:可成為偷稅主體(參見《公安部關于無證經營的行為人能否成為偷稅罪主體問題的批復》公復字[2002]1號)。也就是說,無證經營的行為人,如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其行為觸犯《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的,也能成為偷稅罪的主體。非納稅人和非扣繳義務人雖然不能成為偷稅罪的主體,但可以成為偷稅罪的共犯。另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稅務人員與納稅人內外勾結共同實施偷稅,稅務人員也可以構成偷稅罪的共犯。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偷稅罪犯罪主體的自然人,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并實施了偷稅犯罪行為的自然人。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未成年納稅人偷稅的案例,且其性質、情節完全符合偷稅罪的其它三個構成要件,但因其不到刑事責任年齡,不能對其定罪量刑。這一點是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
二、偷稅罪的犯罪主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面是指刑法規定的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偷稅罪的犯罪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納稅義務和非法獲利為目的。所謂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稅收法律、法規,逃避繳納稅款義務的行為,其結果會使國家稅收受到影響,而希望或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如果不具有這種主觀上的直接故意和非法獲利的目的,比如過失行為,則不構成偷稅罪。認定行為人有無偷稅的故意,主要從行為人的主觀條件、業務水平和行為時的具體情況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
綜合以上,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有工傷嗎
2021-02-20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怎么寫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3-24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小產權房的拆遷補償會比大產權房低嗎
2020-11-19城市拆遷如何安置無房戶
2021-01-21農村拆遷宅基地如何賠償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