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患方知情同意權(二)
作者:許*霞律師發表于:中國醫藥報
患者知情同意權是法律明確規定的患方的權利之一,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在不同層次上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進行了具體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8條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這是法律層次上的對患者知情同意權的規定,公民在醫療過程中知悉與其生命健康權相的信息并對此做出選擇決定,是該項權利的具體內容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26條規定,醫師應當如實向病人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的后果。《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1條也規定,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是,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進一步規定,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征得患者同意,并應當取得其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時,應當取得家屬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系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的批準后實施。同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什么是特殊檢查和特殊治療進行了解釋,即指: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的檢查和治療;由于患者體質特殊或者病情危篤,可能對患者產生不良后果和危險的檢查和治療;臨床試驗性檢查和治療;收費可能對患者造成較大經濟負擔的檢查和治療。根據上述規定,醫務人員的告知義務一般包括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險、可能發生的費用等,尤其在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前,需要履行告知義務。但并不是所有的醫療活動都必須及時向患者告知,從法律規定可知,告知應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的后果,如絕癥、頑癥和疾病的自然轉歸,對患者本人告知需要謹慎,以免對患者產生消極、悲觀的影響,再有,為搶救危重患者應先行采取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這時應以搶救生命為先,可以暫不告知。通過醫務人員的告知,患者及親屬對疾病及相關治療、檢查有了具體的了解,患者及親屬在知情的基礎上表示同意,是患方行使自己決定權的重要體現。同意的作用體現在為醫療提供了合法的理由,沒有這種同意的治療及檢查是違法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否適用臺灣
2021-01-14勞動糾紛所得是否繳納個稅
2020-12-05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