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在的校園貸引發的各種大學生欠債的悲劇也使得公眾開始重視校園內盛行的非法貸款法律問題,雖然法律已經有了對于貸款的相關規制卻仍然阻止不了大規模的非法校園貸的問題,所以學習相關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權益是最基礎的。下面一起來看看校園貸問題法律有什么規定?
一、校園貸問題法律有什么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6條,規定了法律支持的最高民間借貸利率為年利率24%。一些網貸平臺的貸款利率遠超這個利率,顯然不被法律所保護。
此外,畸高的逾期還款違約金也是網貸平臺的重要牟利手段,合同法中規定違約金的目的首先是補償被違約方的損失,其次才是對違約方的懲罰。在校園借貸中,逾期還款給被違約方造成的損失有限,在已經收取了高額利息的情況下,再收取高額違約金有悖法律的公平原則。
不僅如此,部分網貸平臺還會收取一定比例的押金和服務費。在簽訂貸款申請時,這些費用甚至在借款時就從所借款項中扣除,導致實際借到的錢與欠條所寫金額不符。然而網貸平臺經常要求大學生按照與實際不符的金額出具欠條并計算利息,在逾期不能還款的情況下,將利息也一并寫入欠條,實現利滾利。
我國合同法第200條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利滾利后支付的總借款額,也不得超過在最初借款本金基礎上加上年利率24%的利息,即不得以利滾利的手段變相進行高利貸。
加強市場監管和打擊力度,固然是治理校園貸款亂象的有效手段,但作為大學生本身也要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力而行。在面對校園貸款時,要仔細審查合同,注意網貸公司是否正規,貸款合同中是否有過高的利息和違約金約定等問題。在到期無法還款發生催債的情況下,不要聽從網貸公司的指令連本帶息出具新的欠條,導致利滾利情況的發生。如果對方動用催債公司違法逼債,及時保存證據,依法維權。
綜上所述,校園貸侵害了沒有任何經濟基礎的大學生也就等于對其家庭造成了傷害,社會上因為大學生毫無防范就陷入了校園貸的非法陷阱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小編建議應當平時積累法律意識。
網貸欠一萬塊錢怎么辦?
網貸1000已經逾期了,會被起訴嗎?
借款人被網貸起訴后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案件如何申請再審
2021-03-03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