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當本著方便證人,有利于保護證人安全,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實的精神,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法律規定來確定詢問證人、被害人的地點。
詢問證人、被害人,可以到證人、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處進行,也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到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來提供證言、陳述被害情況。到證人、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住處進行詢問,可以節省證人、被害人的時間,便利群眾,也有利于及時得到證人、被害人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便于了解證人、被害人的情況,有助于對證人、被害人提供的證言和陳述,進行分析判斷。到證人、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處進行詢問,必須出示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即出示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詢問人員的身份和執行任務的證明信及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的工作證件,這樣可以防止濫用偵查權,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到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提供證言、陳述被害情況。這樣有利于偵查機關為其保守秘密,保證證人、被害人的安全,也有利于防止證人、被害人單位、親屬或其他人的干擾,便于證人、被害人如實說出自己知道的案件情況。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到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進行詢問呢,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案情涉及國家秘密,為了防止泄密;(2)證人、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其家庭成員,以及住處周圍的人員與該案件的利害關系。為了防止干擾,保證證人、被害人如實地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保證證人、被害人的安全;(3)證人、被害人不愿意公開自己的姓名和作證行為的,為便于為證人保密,消除證人、被害人的思想顧慮。
2.應當個別進行。
即詢問同一個案件的幾個證人、被害人時,應一個一個地分別進行,個別詢問,詢問一個證人時不能有其他證人、被害人在場。這樣主要是防止證人之間,被害人之間或證人與被害人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串通,可以保證證人、被害人所提供的情況真實可靠,也有利于保守案情秘密,保障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
3.應當告訴他們要如實地提供證據,如實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并且告訴他們有意作偽證,提供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犯罪的證據所要負的法律責任。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被害人時,要告訴證人、被害人應當如實提供證言和其他證據。首先要告訴他對自己掌握的書證、物證和其他證據都要原樣地交出來,不能把它隱藏起來不交或者私自銷毀或涂改;二是告訴他們對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要實事求是說出來或寫出來,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縮小。偵查人員要告訴證人、被害人作偽證或隱匿罪證應負的法律責任,就是要讓他們了解有關的法律規定,告訴他們如果不如實地提供證據,要負什么樣的法律責任,使其了解知情人的作證義務和作偽證或隱匿罪證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4.詢問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時,可以通知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偵查人員在詢問未成年的證人、被害人時,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如果法定代理人到場對調查取證沒什么妨礙,不會影響證人、被害人如實地提供所知道的案件情況,或者證人、被害人年幼或有顧慮,需要法定代理人到場的,在這種情況下,偵查人員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對于證人、被害人已接近成人年齡,完全可以正確表達真實意思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到場會給證人、被害人的心理增加壓力,使證人、被害人不如實作證的,偵查人員可不通知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5.應當做好詢問筆錄,并將詢問筆錄交給證人、被害人進行核對,讓他們看看有沒有漏下的或記錯的。
對于沒有閱讀能力的證人、被害人,應當向他們宣讀。如果有漏掉或者有差錯的,證人、被害人可以提出補充或糾正。在證人、被害人認為沒有錯誤后,應當讓他們簽名或蓋章。偵查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對證人、被害人要求自己寫證詞的,應當允許;在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也可以要求證人、被害人親筆寫證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