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確實經常發生一些遺忘物品的情況,中國傳統教育是如果撿到他人的物品,應當及時的還給失主,這是一種優良美德,那么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拾得人可否取得遺失物?實際上我國法律中明確規定了,拾得遺失物是不能夠取得物品的所有權的。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拾得人可否取得遺失物?
拾得遺失物能否取得所有權?
不能。
二、相關法律知識:
遺失物
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不慎丟失之物。漂流物與 失散的飼養動物,通常也被視為遺失物。構成遺失物須具備如下條件:
(1)須為他人之物;
(2)須為動產;
(3)遺失人占有之喪失須非出于本意,也非因他人之奪 取;
(4)須非隱藏之物。
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第2款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 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這一規定不僅不同于多數 國家的立法例,而且與國外立法相比則過于簡略,尚存 在一定差距:它僅規定了拾得物所有權之歸屬問題,至于拾得人之義務(如通知、保管、報告)等諸多相關問 題,均未予以明確規定。只是司法實踐已形成如下習慣 :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應立即通知所有人,如不知失 主為何人,則應發出招領通知并代為妥善保存,或者交公安機關或有關單位處理。其中,對于在公共場所拾得 的遺失物,應交公共場所管理機構處理;而于其他場所 拾得的遺失物,則應交公安機關處理。遺失物在發出招 領通知后,經過一定期間仍無人認領,即作為無主財產上繳財政,收歸國有。拾得人在占有遺失物期間,如故 意實施致遺失物毀損滅失的行為,則應承擔民事責任。 拾 得人在返還拾得物時,有權請求失主支付報酬之問題 ,我國目前的立法與司法實踐對此均持否定態度,其目的在于發揚中華民族拾金不昧之傳統美德。但也有學者 主張:"我國有關民事立法宜采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通常 作法,肯定拾得人具有獲得相應報酬的權利。"從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一致原則出發,制定物權法時宜采用其他 國家或地區的通常作法,規定拾得人具有獲得相應報酬 的權利,以平衡受領人和拾得人的利益,從而使拾得人 更自覺地履行其應盡的義務。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拾得人可否取得遺失物這個問題,遺失物品實際上在法律當中所有權仍然是屬于原物的主人的,是不能夠被他人所取得的。除此之外,小編也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下遺失物的發來概念及構成的要見,比如說必須是他人之物且是動產。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買斷工齡款離婚可以分割嗎
2021-02-03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