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的關聯性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判斷標準
證據的關聯性,又稱證據的相關性,是證據的基本屬性(或稱基本特征)之一。證據的關聯性是證據適格的基礎性條件。關聯性是證據進入訴訟的第一道“門檻”。
關聯性包括證*性和實質性這兩個基本構成要素,因此,判斷證據是否具有關聯性,實質上就是判斷證據是否具有證*性和實質性。
(一)證*性的判斷
證*性是證據支持其欲證明的事實主張成立的一種“傾向性”,是一種可能性,也就是一種概率。如果提出的證據使其欲證明的事實主張的成立更為可能或者更無可能,那么,該證據就具有證*性。這就是判斷證據證*性的最基本的方法。
可以用來判斷證*性的具體方法:(1)簡單地提出疑問,“對此證據的認識是使發現待證事實真相更為可能?還是更不可能?”例如,被控故意傷害鄰居的被告人有一直不崇尚暴力的聲譽證據。一般認為,這樣的人似乎不大可能實施傷害行為,因為我們潛意識里均接受這樣一種觀念,即:與具有崇尚暴力聲譽的人相比,不具有暴力聲譽的人傷害鄰居的可能性小得多。
(二)實質性的判斷
實質性涉及的是證據與案件待證事實之間的關系。判斷某項證據是否具有實質性,其關鍵就在于考察證據欲證明的是不是案件待證事實。因此,判斷證據的實質性,首先就是要理清什么是“案件待證事實”。
一般情況下,待證事實就是爭議事實,因為只有存在爭議的事實才有證明的必要,不存在爭議的事實不需要證明。如果證據要證明的事項不是爭議中的事項,那么,該證據就不具有實質性,也就沒有關聯性。
(3)“間接事實”。有時也稱為“次要事實”,包括三種事實:A.影響證人能力的事實。B.影響證人可信性的事實。如,關于目擊證人在一定距離處能否看清事件的發生情況的事實。C.初步事實。這類事實必須先予證明,并以此為前提條件,才能決定某些證據是否可以采納來證明爭議中的事實或相關事實。
在理清案件待證事實的情況下,要判斷某項證據是否具有實質性,主要就要考察當事人提出該證據的證明目的,考察該證明目的是否有助于證明本案中的爭議事實。如果特定證據的證明目的并非指向本案的待證事實,則該證據不具有實質性,也就沒有關聯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的話,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投訴網站侵權行為
2020-12-30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