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拾得遺失物現金不歸還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是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處罰。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占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如果失主要求還而拒還,且數額達到犯罪標準,可以構成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綜上所述,有的居民在散步或者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可能撿到現金,這時應該及時上交給公安機關,拾金不昧也是我國優良傳統。如果撿到現金數額很大,自己據為已有拒絕歸還的,可能會對方起訴,或者公安機關介入,以侵占罪立案,這樣性質就嚴重很多。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的擔保的方式有幾種,擔保責任免除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3群里罵人可以立案嗎
2020-12-16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單方面離婚律師費是多少
2021-01-31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