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一方辯稱自己不是實際借款人的如何認定?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規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借貸雙方約定的貸款利率過高的,根據《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債是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其主體雙方都是特定的,債權人的權利原則上只對債務人發生效力。《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此條款確立了“合同相對性原則”即合同只對合同當事人發生法律效力。具體到此借款糾紛來說,誰在出具的欠條上簽字誰就是當事人,不論實際收款人是誰。
如果名義借款人辯稱借款未實際交付,為查明案件事實,法院就應在確定名義借款人為被告的情形下,將實際收款人追加為當事人,只有實際收款人能證明借款人委托其收款的事由,才能查清借款事實,免除其還款責任。而這里所要探討的則是存在出借人所明知的實際借款人的情形。
訴訟中,判斷名義借款人和實際借款人的責任歸屬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認為作為出具借條的名義借款人只要是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出借人沒有義務去了解借款的實際用途及系何人使用,只需根據借條載明的雙方,即依據借款合同的相對性,要求出具借條的一方承擔還款責任。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名義借款人并沒有實際使用借款,在能查清事實,明確實際借款使用人的情況下,讓名義借款人來承擔還款責任有失公允,應尊重客觀事實,以實際借款人為民間借貸糾紛的責任主體。
二者在嚴格遵循法律和優先依據客觀事實這兩方面皆各有其側重的價值取向。
筆者認為,不妨回到案件本身的類型屬性來考量,民間借貸關系的成立,尤其是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有兩個必備要件缺一不可:一是具有民間借貸的合意;二是存在款項的交付。故而民間借貸糾紛的核心是存在“借”與“貸”的事實,其前提是存在“借”與“貸”的合意,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借貸法律關系,否則就可能屬于其他案件類型的范疇。因此,以案例A來看,應結合借貸合意、借貸事實及法律規定來認定其承擔還款責任的主體。
在我國現代社會中,法律是一切事務的最高規定,由上文介紹可以知道,我們應該了解兩者之間的核心,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借貸體系,一旦超出這兩者的范圍就屬于其他案件類型的范疇了,所以我們應該了解每件事的法律范圍,這樣才能使我們處于一個安全的環境,不去觸犯法律。
首部民間借貸地方法 引導民資進入實體經濟
民間借貸糾紛的司法解釋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征求意見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仲裁法的受案范圍的情況
2020-12-23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公司財產能否折抵股權轉讓
2020-11-11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