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鑒定的時效
時效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結果發生后一年。如患者死亡的,為死亡后一年內應當提出鑒定申請;如損害結果在多年后發現,自發現后起算一年,但超過20年的法院將不保護,鑒定亦沒有實質意義。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1、患者及其家屬認為醫院的醫療行為構成醫療事故的,可以向醫院住所地的醫學會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首次鑒定,一般是區(縣、縣級市)級醫學會。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影響惡劣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醫學會申請首次鑒定。
2、患者或醫院對首次鑒定不服的,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向上一級醫學會申請再次鑒定,再次鑒定具有最終的鑒定效力,患者和醫院不能申請再次鑒定。
3、首次鑒定的費用與再次鑒定的費用不等,由申請鑒定的一方墊付,由敗訴方承擔。
4、更多的患者和律師會選擇國家司法部和哈爾濱市司法局公告在冊的、有鑒定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做醫療過錯鑒定。
醫療過錯鑒定
1、醫療過錯鑒定是最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的司法鑒定類型,是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必要補充和合理監督。患者可以不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而逕行選擇醫療過錯鑒定,或者對不構成醫療事故,無法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進行索賠,但醫院確實存在醫療過失的情形,患者選擇醫療過錯鑒定是一種明智的舉措。
2、哈爾濱地區能做醫療過錯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只有四五家,收費一般在6000元左右,基本上只接受法院和律師所的委托。
3、比較可行的做法是,律師在接受委托后,應當向法醫咨詢做醫療事故或醫療過錯鑒定的可行性。如果法醫根據患者的活動受限情況和患者提供的診斷證明書、病例復印件和片子(如X光片、CT片),認為構成醫療事故或醫療過錯的,律師可以對比《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計算一下是醫療事故賠償的多,還是醫療過錯賠償的多。
傷殘程度鑒定
1、有的患者因為醫院的醫療過失行為,導致肢體或某種器官被截肢或摘除,或雖然沒有被截肢或摘除,但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律師應建議患者在做醫療過錯鑒定的同時,要求司法鑒定機構做傷殘程度鑒定。
2、對于醫療過錯鑒定成立的,患者確實構成殘疾的,做傷殘程度鑒定對最大程度的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如果定上殘,就可以為患者主張傷殘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一般是指具有撫養關系的父母、子女)、誤工費(如果能夠定殘的話,誤工費可以計算到定殘之日前一天)和必要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如果定不上殘,則這些項目的賠償則無從談起。
3、傷殘分為十個等級,一級最重(植物人狀態),賠償系數為100%;十級最輕,賠償系數為10%。
護理依賴程度鑒定
如果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如:不能進食、不能翻身、大小便失禁、不能穿衣、洗漱和自我移動的)。建議律師在做傷殘程度鑒定的同時,做護理依賴程度鑒定。然后,律師可以根據護理依賴的時間,向醫院主張患者出院后的護理費用。
因果關系鑒定
因果關系鑒定,一般是在訴訟中,醫患雙方對醫院的醫療行為和患者的損傷情況,是否具有醫療上的因果關系,存在較大爭議時,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共同委托法鑒定機構做因果關系鑒定。
影像學資料的同一認定
影像學資料的同一認定,是指醫院對據以鑒定的原始證據之影像學資料的真實性、同一性和合法性(如X光片、CT片),存在合理懷疑,法院也無法認定時,在法院的主持下,醫患雙方共同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做影像學資料的同一認定。
后期治療項目評定
后期治療項目評定,一般是指醫患雙方在訴訟過程中,醫院對患者主張的后期治療費用(如復查費,二次手術費、康復費、醫療器械費和整容費等)的必要性、合理性產生的爭議。
醫療費用審查
醫療費用審查,包括患者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審查和患者出院之后的醫療費用審查。在訴訟中,醫院懷疑患者非正常用藥或擅自用藥,而對醫療費用的合理性提出的懷疑。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共同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對后期治療費用,進行科學的評判和認定。
基層醫療機構醫療糾紛發生的措施
1、醫患關系的改變,消費者意識的抬頭,醫療人員在診療病人的過程中,應充分讓病人與家屬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將采行的檢查或治療之原因和可能之結果,讓病人與家屬感覺受到尊重與參與感。對嚴重副作用的藥物以盡到事前告知之義務。
2、對于病情治療的愈后狀況之措辭應較為謹慎,千萬不要向病人保證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讓病人有錯誤之期待,對于一個可理解的病人,雖然可能確信病人會有好的結果,也不要輕易給予承諾。
3、解釋病情時,醫療人員應該站在病家的立場思考,以病人與家屬能夠理解的措辭與用語,并確認他們已經正確了解所要傳達的訊息。
4、完善病歷和處方的書寫,病歷是醫護人員臨床思維的憑證,是診療過程中的原始記錄,有很強的書證作用,是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司法鑒定的重要依據。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醫療文件的記錄存在缺陷,勢必使醫院處于舉證不力的境地,因此,規范病歷書寫是防范醫療糾紛的重要措施。各種醫療文件應按照有關規定詳細記錄、及時完成,特別是搶救、會診、手術、麻醉、上級醫師查房、交接班等記錄。在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字時,應當用雙線劃在錯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蓋或去除原來的字跡。
5、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醫療制度必須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而市場經濟說到底就是法制經濟,今后醫院在與病人打交道、與藥廠打交道、與其他有關單位打交道的過程中,都必須受到市場體制規律的約束。因此,依法辦事就顯得格外重要。要想讓醫院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利于不敗之地,要想讓醫院充分自如地應付醫療糾紛,必須要有懂得法律實務的律師來參與醫院的決策、管理和重大事件的處理。聘請既懂醫又懂法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應該說是當今醫院選擇的上策,可以迅速將醫院的醫療行為、醫院的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接軌,增強醫院處理醫療糾紛的能力。
醫療事故鑒定費用由誰預繳付?
1)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預先繳納鑒定費;
2)衛生行政部門移交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當事人預先繳納鑒定費;
3)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后,對需要移交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
4)法院首次委托鑒定的,由醫療機構繳付;
5)對首次鑒定不服,再次申請鑒定的,由申請再次鑒定人繳付;
6)經鑒定屬于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經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當事人支付。
醫療事故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當發生醫療事故時,無論對于醫療機構還是對于患者,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使問題得以解決哪,按照現行法律規定,醫療事故的處理一般可以通過三種途徑:
1、醫患雙方協商解決: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醫患雙方共同協商達成的解決方案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當然,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只具有合同上的法律效力。
2、由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進行調解:衛生行政部門在糾紛解決中,不做獨立的意思表示,只起到促成當事人形成一致表示的目的。調解協議和協商協議一樣,具有合同效力。
3、法院所做出的判決和調解,都屬于國家公權力對民事活動的干預,具有強制性、終局性和權威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有房,婚后再買房算不算二套房
2020-12-15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涉外離婚到哪兒去起訴
2021-03-03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