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是法律規定的權利人保護自己權益的期間。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起訴到法院要求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
所以,對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予以了解,會能及時地保護自身權益,避免因為時效錯過導致權利得不到保護的情形。我國法律規定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但有例外的特別規定。
一、下列情形的訴訟時效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二、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的期限為四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權利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情形,時效最長保護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三、中斷時效的方法。
中斷訴訟時效就是通過法律規定的中斷方法,讓訴訟時效重新計算,從而延長訴訟保護時間,更好的保護自己權益。
1、直接向對方主張權利。包括訴訟或仲裁、直接向對方遞交主張權利的文書、通過發送信件或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這里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當直接向對方遞交主張權利的文書時,對方在文書上簽字、蓋章;通過發送信件或數據電文主張權利的,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比如:通過快遞給對方發送主張權利的文書,應留存好快遞的發送單據,向快遞部門索要對方簽收的單據,以及快遞部門短信投遞通知等。
2、公告。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
3、報案。權利人向公安、檢察院、法院報案,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從其報案之日起中斷。
4、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保護請求。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其他依法有權解決相關民事糾紛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組織提出保護權利的請求,訴訟時效從提出請求之日起中斷。需要提醒的是,人民調解委員會一般下設于居委會、村委會。
5、錄音、視頻。可采取電話錄音的方法,但應找能代表對方的相關負責人,如總經理等。
上述幾種方式是常用的中斷時效的方法,訴訟的方式成本最高,因為起訴時需要先預交案件受理費,其他幾種方式則經濟便捷一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門面拆遷租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婚前房產婚后取得拆遷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