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權消滅的情形有哪些
撤銷權是一種權利,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既可以行使撤銷權,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撤銷或者變更該合同,也可以放棄撤銷權,不行使該權利。以下有兩種情形,當事人的撤銷權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權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
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間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的合同往往只涉及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種合同的后果,則法律就會讓此種合同有效。然而,如果撤銷權人長期不行使其權利,不主張撤銷合同,就會讓合同長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這即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也不利于加快交易的發展;同時還可能使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在判斷是否準予撤銷時,由于時間太長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但要注意的是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么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本條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但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
撤銷權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的一種權利,因此當事人可以行使撤銷權,也可以放棄撤銷權。當事人可以以兩種方式放棄撤銷權:第一種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放棄撤銷權。以明示的方式放棄撤銷權的行為是很典型的對權利的處分的方式。放棄撤銷權的明確表示可以是用口頭的方法明確表示,也可以是用書面的方法明確表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構成對撤銷權的放棄。第二種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以自己的行為放棄了撤銷權。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放棄其具有的撤銷權時,并不一定要向當事人明確表示,他也可以以自己的行為來放棄該撤銷權。
相關依據:
根據《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二、撤銷權消滅的法律后果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后,造成的法律效果就是,該撤銷權消滅,合同產生絕對的效力,該當事人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要求撤銷該合同,而應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否則就構成違約。
享有撤銷權的一方,要行使自己的權利,也是要求在一定期限內。通常就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后的一年內,就需要行使自己的撤銷權,否則的話會導致撤銷權的消滅。而除此之外,享有的撤銷權也是允許當事人自己明確表示放棄或者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示放棄。
擔保人能否行使撤銷權?
合同撤銷權的流程是什么?
撤銷權訴訟請求如何提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2020-11-24租房合同一方免責是否有效
2021-03-09股東起訴解散公司多久立案
2021-01-06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