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6日,29歲的兗州孕婦蘇*麗住進了本市某醫院。醫生對蘇*麗作了產前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當天22時許,蘇*麗分娩征兆明顯,家屬立即尋找醫生,但當時沒有醫生值班,直到17日1時,醫生才將蘇*麗推入手術室手術,中間耽誤了整整3個小時。2時40分蘇*麗產下一男嬰。該男嬰經搶救無效,于3時26分死亡,僅僅存活46分鐘。
蘇*麗認為,醫院沒有及時給自己做手術,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導致嬰兒的死亡。為此,蘇*麗一家向兗州市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兗州市某醫院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交通費等共計34萬元。被告醫院申請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權威鑒定報告分析意見認為:“本病例屬于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
在查明事實后,法院認為新生兒的死亡與被告醫院的過失行為有一定的因果關系,醫院應承擔本案70%的賠償責任。經調解,被告醫院對原告請求的喪葬費、精神撫慰金、交通費和郵寄費同意進行賠償,但對原告提出的死亡賠償金,則不同意支付。醫院方答辯說,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患者死亡的不存在死亡賠償金。胎兒出生后又立即死亡,醫院應不應當承擔死亡賠償金呢?這成為案件爭議的焦點。
法官認為,本案中嬰兒出生后不是死胎,存活了46分鐘,作為生命體,該嬰兒已經具有法律賦予的民事權利。法院開庭審理后,最后作出了上述判決。
點評
兗州市法院副院長張*勝: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公民的民事權利開始于出生,終止于死亡。因此,嬰兒也具有民事權利。本案中,原告蘇*麗因待產住進醫院,與被告醫院形成了法律上的醫患關系。所謂死亡賠償金,是對他人的生命造成侵害之后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死亡賠償金并不是對死者本人的賠償,而是對死者親屬的補償。因此,嬰兒的法定繼承人即其父母有權請求死亡賠償金。
本案提醒人們,一旦出現醫療糾紛,如雙方不能自行協商解決,應當盡快提起訴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曠工幾天算自動離職
2021-01-23人身損害三級怎么算
2021-01-08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