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疫苗可以延期嗎?
疫情期間疫苗可以延期,2月3日,中華預防醫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接種參考指引(第一版)》(簡稱“參考指引”),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接種工作提出參考建議。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佳手段。接種單位由于人群聚集,可能存在傳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為保持和鞏固人群免疫屏障,同時避免在接種單位發生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在綜合考慮開展預防接種必要性和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基礎上,中華預防醫學會和中華預防醫學會疫苗與免疫分會組織專家制定了該參考指引,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接種工作提出參考建議。
疫情期間如果緩報、瞞報、漏報構成犯罪,涉嫌觸犯到的我們國家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法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醫療機構對甲類傳染病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應當隔離治療,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編造虛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91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疫情期間造謠會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對疫情進行造謠、傳謠的,依據情節承擔法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進行治療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構成犯罪的,對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現實生活當中,目前為止關于疫苗這方面的規定是非常的嚴格的,很多的人員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是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來進行的,但是在新型肺炎的情景之下,很多人員可能會擔心自己受到感染,所以無法去接種疫苗可以延期。
傳播虛假疫情消息構成造謠罪嗎
因疫情未能按時返崗的職工如何發工資
疫情期間酒店是否可以免費退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產權確認是行政訴訟嗎
2020-11-30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