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被告人孟*超,男,高中文化程度,河南省睢縣范洼鄉人。孟*超系個體醫生,具有行醫資格和執業許可證,在本村開設一衛生室。1995-1997年,孟*超在開封醫專學習期間,從一副教授處得到一張治療腰、腿疼等風濕病的民間驗方,用于臨床有一定療效。孟*超在以后的行醫過程中,未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按該驗方配制成膠囊,讓患者服用,未出現不良反應。2004年6月7日上午,本村村民孟*義、王*海因腰、腿疼先后到孟*超處治療,孟*超便給二人開具了自己配制的膠囊,二人服用后自述有效,孟*超遂加大了劑量,二人服用后均中毒。孟*超聞訊后,采取了相應的搶救措施。王*海經搶救脫險,孟*義經搶救無效死亡。經鑒定,孟*義生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因服用含有超標準烏頭堿的膠囊后中毒,未能及時搶救而死亡。案發后,孟*超投案自首,并與被害人一方達成賠償協議,已賠付15000元。
[審判]
河南省睢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孟*超身為醫務人員,私自配制含有有毒物質烏頭堿的膠囊,雖自稱進行了浸泡、水煮等去毒方法,但仍應認識到烏頭堿對人體的毒性。在第二次給孟*義、王*海開藥時,孟*超嚴重不負責任,加大了服用劑量,致使孟、王二人中毒,并造成孟*義死亡的后果,其行為已構成醫療事故罪。案發后,孟*超積極搶救患者,主動投案自首,又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可依法從輕處罰。睢縣人民法院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定,判處被告人孟*超有期徒刑一年。
[評析]
對于本案的定性,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應定生產、銷售假藥罪。理由是:(一)孟*超利用驗方配制藥品,未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根據《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其配制的膠囊應視為假藥,不論其是否認識到是假藥,都不能改變假藥的性質。因此,孟*超不認為是假藥,實屬其本人對法律的理解錯誤,不影響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成立;(二)孟*超以牟利為目的,生產、銷售假藥,造成他人死亡的嚴重后果,理應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
另一種意見認為,應定醫療事故罪。理由如下:
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身健康的行為;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人身健康的行為。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一)主觀方面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故意犯罪,而醫療事故罪是過失犯罪,這一點正是兩罪的本質區別。孟*超從一副教授處獲得驗方,曾用于臨床實驗,沒有造成不良后果,其輕信能夠醫好患者,且在造成患者中毒后采取積極搶救措施,而不是放任死傷結果的發生。因此,孟*超在主觀上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而不是故意;(二)侵犯的客體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既危害人身健康,又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本案中,孟*超配制的藥品只是在醫療中用于特定的患者,并未進入市場流通領域,孟的行為侵犯的是醫療規章制度,而不是公平競爭、公平交易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三)客觀方面不同。孟*超根據他人傳授的驗方,配制少量藥品,用于就診中的患者,而不是向社會公開出售,該行為不是刑法意義上的生產行為,雖然其在醫療過程中開出藥品收取了一定的費用,這只是醫療行為的一部分,其開出的藥品是用于醫療本身,而不是單純銷售的商業行為,顯然,孟*超沒有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四)主體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一般主體,對行為人的身份沒有特別要求,醫療事故罪是特殊主體,必須是醫務人員才能構成。孟*超具有行醫資格,屬醫務人員,符合醫療事故罪的主體。孟*超身為醫務人員,未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私自配制藥品用于醫療,違反醫療規章制度,并造成患者死亡的嚴重后果,其行為符合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故本案應定醫療事故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合同侵權責任如何賠償
2020-12-16兒媳婦有權利住公婆的房子嗎
2020-12-23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