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醫療過失行為
醫療過失行為是指醫務人員在醫務活動中因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不是主觀故意而是客觀上有過失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行為。認定醫療行為是否有過失的關鍵在于醫療行為是否違反了有關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和是否存在主觀故意。衡量醫療行為主體是否有過失,不能憑主觀推斷,而要靠認真、科學地判定。
醫療過失行為可以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后果,無論這一損害后果的嚴重程度如何,都已經損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這一損害是患者到醫療機構尋求治療時由醫療機構附加給患者的。因此,醫療機構有責任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避免和防止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
醫療過失行為的構成在法理上必須要滿足的要件
1、行為人有法定的注意義務醫務人員之所以能成為救死扶傷的職業人,就是因為其具備了從事醫務工作的必要條件,政府通過法律在允許其執業的同時也賦予其相應的執業義務,以此來保護患者的利益。法律規定醫務人員的注意義務既包括了憲法和法律的普遍性規定(它是作為每一個公民都要遵守的規則),也包括醫護人員執業與業務方面規章制度所確立的一般性義務,還包括診療行為實施過程中的每一項具體義務。一旦醫患雙方發生了接觸,醫方行為人就產生了有約束的注意義務,這種義務隨著診療行為的進行而有著不同的內容。例如在查房問題上,衛生部《醫院工作制度》中就具體規定了科主任、主任醫師、主治醫生和住院醫師的具體查房內容。它是醫務人員的法定注意義務。
2、行為人具有履行注意義務的能力法律只能要求那些有能力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所以行為人違反的這種注意義務必須是在當事人已經具有了相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也就是當事人的職務身份具有了履行相應注意義務的能力(即使事實上當事人不具有,但為了保護患者的利益,也應視其為具有)。當事人是否具有了相應履行能力應當根據當事醫院的級別、當事人的職稱和崗位等來判定。如對于每一個醫護人員來說都有救死扶傷的義務,但對于婦科的危急重癥就不能要求兒科的醫師有相應的處理能力,同樣對于主治醫師也不能要求其具有主任醫師的水平。
3、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履行注意義務負有注意義務的行為人除了具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外,還要是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履行他負有的義務才可能成為有過失的行為人。也就是負有注意義務的當事人應當履行并且是能夠履行注意義務但沒有履行才是過失行為。當事人在客觀上是否能夠履行義務是個行業內的規則認定問題,它不能按照日常生活規則來認定,而必須要經過行業內的自律組織(如各級醫學會組織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組或法院委托有關部門)來認證。
4、行為人沒有履行注意義務行為人有法定(或約定)的注意義務并不能構成法律上的過失行為,只有在違反了應盡義務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構成過失(包括作為或不作為)。違反義務的原因并不是行為人不能履行該義務,而是應當履行并且能夠履行但行為人沒有小心謹慎、認真負責,結果導致了不良后果的發生。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并不需要證明行為人在主觀上是否有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只要行為人沒有履行法定的注意義務,并導致了不良后果的發生,而行為人并不是希望或放任不良后果的發生,就可以確定其行為是過失行為。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了解到了醫療過失行為的概念,知道了在什么情況下屬于醫療過失行為,其中包括了兩個方面,一種是醫療事故侵權行為,一種是其他時間引起的非侵權行為,本文還介紹了構成醫療過失行為的幾個要件,只要符合這些要件才屬于醫療過失行為。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現死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1-01-19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2020年這幾類房屋不再算“違建”了,拆遷有補償了
2021-02-09國家對于城中村拆遷有哪些補償政策呢
2020-12-27棚戶區拆遷補償和正常房屋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