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立法沒有對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適用條件作出區分,因而在司法實踐中,對符合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還是監視居住,完全取決于辦案機關,造成了辦案機關在這兩種強制措施的選擇適用上有很大的隨意性,“若交得起保證金,就適用取保候審,否則,即被適用監視居住。”(陳*東:《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中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頁。)而且,出于辦案安全的考慮,實踐中采用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鮮有所聞,甚至在實踐操作中也出現了許多不規范行為,常見的例如將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在與偵查機關有利益關系的賓館內,把監視居住變成變相的羈押,嚴重違反了立法本意,侵犯了公民權利。為此,我們不得不對這種實用性不強,又易出現漏洞的制度的合理性進行反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