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某些用人單位用員工工亡補助金來抵還公司債款,那么,用人單位這種抵還做法對嗎?不對的理由是什么呢?下面,請大家馬上隨我們律霸小編來學習下吧。
員工工亡補助金不能抵還工傷欠款。
理由如下:
1、一方面,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只屬于工亡職工的近親屬所有。
鑒于職工的死亡必然會導致其近親屬喪失重要生活來源,造成生活水平的下降,《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即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是指職工因工死亡后,其近親屬(父母、子女、配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獲得的補償。從性質上說,它針對的是工亡職工家庭的未來收入,只是對工亡職工近親屬的補償,而非對工亡職工本人的補償,故只能由工亡職工近親屬自行支配,不能按工亡職工的遺產處理。與之對應,你所獲取的數十萬元補助金也應當歸你所有。
2、死者的個人債務只能從其遺產中清償。
就你女兒與公司的借款,可以明確雙方當事人分別為你女兒與公司,即只有你女兒才是承擔還款義務的主體,公司也只能向你女兒索要,在你女兒已經死亡的情況下,公司從其遺產中清償。
3、公司無權直接索要借款。
《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即公司可以向員工家屬索要借款的前提,不在于員工家屬已經獲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而在于員工家屬是否繼承女兒的遺產。如果員工的家屬放棄繼承,自然也就無須承擔還款責任。
由上文可知,因為工亡補助金具有深刻地人身屬性,因此,我國法律不允許用人單位用員工工亡補助金來抵還公司債款。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歡迎來電咨詢,我們律霸將盡快為大家答疑解惑。
工傷索賠之工亡補助金
2017年新工亡賠償標準
工亡職工供養親屬領取撫恤金的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假名字簽合同的后果
2020-11-18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