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視訴訟時效
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同時,第140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為此債權人要充分重視到這一點,否則時效一過,債權就失去了法律的保護。
2、重視擔保期間
《擔保法》第25條規(guī)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屆滿之日起6個月”、“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這就是說,在期間內(nèi)債權人不僅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還必須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仲裁,否則保證人免除責任。《擔保法》第26條規(guī)定:“連帶責任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朋滿之門起6個月內(nèi),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這就是說,在期間內(nèi)債權人如不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那么期間后將免除保證人責任。
3、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
根據(jù)生效的法律文書,享有權利的債權人,在債務人拒絕履行義務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zhí)行,但申誚執(zhí)行的權利必須在申請的期限內(nèi)行使。《民事訴訟法》第29條規(guī)定:“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為6個月”,無正當理由超過申請執(zhí)行期限的,人民法院不再執(zhí)行。對此。債權人不能認為官司勝訴后,就萬事大吉,申請法院執(zhí)行一定要在申請期限內(nèi),否則法院不予執(zhí)行,債務人不履行義務,債權人只好吃啞巴虧。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xù)
2021-02-04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yǎng)費嗎
2021-02-14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房產(chǎn)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18勞務外包協(xié)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