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糾紛的方法有非常多,一般來說分為民間自主解決和官方主持解決,其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終途徑,擁有最強的效力。在公司的經營活動當中,股東可能會由于自己利益受內部董監高等影響,而提起股東直接訴訟。那么,我國的法律法規當中,關于股東訴訟中的直接訴訟有什么相關規定呢?
股東直接訴訟是指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對公司或其他侵權人包括公司大股東董事、監事和職員提起的訴訟。一般認為公司法第151條規定即是對股東直接訴訟的概括規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犯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該違法行為和侵害行為的訴訟”。
《公司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股東依照前款規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應公司的請求,要求股東提供相應擔保。公司根據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已辦理變更登記的,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后,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
《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提起訴訟的條件不同。在我國公司法的規定當中可以看出,股東直接訴訟,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條件有公司或公司內部的董監高等職員對其權益進行侵害等等。而股東的具體權益,我國的公司法規定的也比較明確,如有疑惑,可以直接查閱相關法條。
股東提起訴訟的方式有哪些?
一起以審判實踐對股東出資原則作出回答的訴訟
股東代表訴訟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工傷事故本人如何處理
2021-01-04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得交嗎
2020-12-07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拆遷房的房產證怎樣改名
2021-02-20農村拆遷安置標準不統一怎么辦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