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糾紛賠償依據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奔礋o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醫療糾紛是指基于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侵權與賠償糾紛。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于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并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于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后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事故糾紛和其他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糾紛指醫患雙方就具體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應否賠償、怎樣賠償產生的糾紛。
其他醫療糾紛包括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糾紛、醫學會不予鑒定的醫療糾紛。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目前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