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某投資公司于2005年10月向某銀行深圳分行借款人民幣2000萬元,以其名下位于深圳市羅湖區的一處房產做抵押,雙方到深圳市國土部門辦理了抵押登記 手續。后因該投資公司到期后未還款,某銀行深圳分行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審理,法院判決該投資公司限期償還2000萬元貸款本息,如逾期不 還,某銀行深圳分行有權以抵押登記的房地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房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判決生效后,該投資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某銀行深圳 分行于2007年11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在執行過程中,法院依法查封了該房產,并在房產現場張貼了拍賣公告,通知凡有租賃關系的租戶向法院進行申報登記。隨后案外人王某向法院申報其對該房產第二 層有租賃權,并向法院提交了租賃合同。經法院查證,2005年12月,該投資公司將抵押房產的第二層出租給王某,雙方簽訂了租賃合同,并到相關登記部門做 了備案登記。2008年4月,法院依法委托拍賣機構將該房產公開拍賣,楊某以最高價拍得該房產,隨后其要求王某搬出該房產,王某以買賣不破租賃為由拒絕搬 出。2008年5月,楊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辦案思路及心得
“買賣不破租賃”并非無條件適用 本案主要涉及到合同法所確立的“買賣不破租賃”原則在強制執行中的適用問題。 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法律依據。那么, 在民事強制執行過程中尤其是強制拍賣中是否適用該原則,如何適用該原則呢?這需要正確認識強制拍賣與“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之間的關系。 民事強制執行是人民法院運用國家強制力,依法定條件和程序,對經生效法律文書確認的當事人的債權予以公力救濟而進行的司法活動。強制拍賣作為民事強制執行 過程中的一種執行措施,是法院以國家公權力介入當事人之間的民商事糾紛,基于法律賦予的職權強行對抵押物予以處置從而實現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債權的一種 措施。而《合同法》所規定的“買賣不破租賃”原則,則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基于意思自治的民事行為,它與強制拍賣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強制拍賣過程中并不能體現 拍賣標的物原所有權人的意思表示。 那么,《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條所規定的“所有權變動”是否包含了因拍賣而發生的所有權變動呢?從所有權變動的原因來看,應當包含當事人因合同等法律行為 引起的物權變動和因強制執行、強制征用、法院判決、繼承、新建等行為引起的所有權變動。從條文的規定來看,并沒有限制適用所有權變動的種類,因此,不論何 種原因發生的所有權變動,都應當適用該條款。這也可以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中得到印證, 該條第二款規定,“拍賣財產上原有的租賃權及其他用益物權,不因拍賣而消滅……”也就是說,拍賣所引起的所有權變動,原則上不影響原租賃權及其他用益物權 的效力。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又在該條規定中規定了例外情形,即如果拍賣財產上原有的租賃權及其他用益物權繼續存在于拍賣財產上,對在先的擔保物權或者其他 優先受償權的實現有影響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將其除去后進行拍賣。這就是說,如果在拍賣財產上的租賃權設立在先,抵押權設立在后,租賃權應當優先保護,拍賣后該租賃權不因拍賣而消滅;相反,如果抵押權設立在先,租賃權設立在后,設立在后的租賃權不能影響設立在先的抵押權的實現。如果租賃權繼續存在于拍賣財 產上會導致拍賣的價款過低,影響抵押權的實現,人民法院應當將該租賃權依法除去后進行拍賣。 法律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基于民法中的物權優先原則,該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當物權與債權并存時,物權優先于債權,如享有擔保物權的債權人比普通債權人享有 優先受償的權利;二是同一物上有數個物權并存時,先設立的物權優于后設立的物權,這是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抵押權屬于擔保物權,租賃權雖然在性質上屬于 債權,但是由于合同法中規定了“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使之具有了物權的效力,這稱為租賃權的物權化。因此,根據物權優先原則,租賃權設立在先,抵押權設立在后,就應優先保護租賃權;相反,抵押權設立在先而租賃權設立在后,就應優先保護抵押權。 綜 上所述,強制拍賣中是否適用“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關鍵在于租賃權設立在先還是抵押權設立在先。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 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抵押人將已抵押的財產出租時,如果抵押人未書面告知承租人該財產已抵押的,抵押人對出租抵押物造成 承租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抵押人已書面告知承租人該財產已抵押的,抵押權實現造成承租人的損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擔。實踐中,房屋抵押權與租賃權的沖突在強制執行中屢見不鮮。因此,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要特別注意查明該房產上是否存在已設立的抵押權,以便于更好地控制風險,避免損失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擔。 實踐中,房屋抵押權與租賃權的沖突在強制執行中屢見不鮮。因此,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要特別注意查明該房產上是否存在已設立的抵押權,以便于更好地控制風險,避免損失。
裁判結果
法院張貼公告 要求承租人限期搬遷 本案中,抵押權設立在先,租賃權設立在后,抵押權實現后,某投資公司與王某之間的租賃合同對房屋買受人楊某不具有約束力。王某占有拍賣房產應當移交而拒不 移交,法院在房產現場張貼了強制搬遷公告,責令王某在限期內搬遷,否則法院將依法強制執行。在限期內,王某自行搬出了該房產,法院依法將該房產移交給楊 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宣告破產的公司能起訴嗎
2021-03-15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管轄小結
2021-02-28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2021-02-03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