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蔣某振與余某芳登記結婚后共同收養蔣某(已成年)為養女。蔣某振原有住房被拆遷后取得安置房一套(本案訟爭房屋,登記的所有權人仍為蔣某振),應補超面積補差款1.9萬余元。1997年11月13日,蔣某振、余某芳、蔣某、蘭某卿(余某芳之女)達成家庭協議,約定:由蔣某承擔房屋補差款,房產權歸蔣某所有;蘭某卿來此房居住照料兩老去世為止。蔣某當即給付蔣某振2萬元。2001年余某芳去世。2004年10月,蔣某振又與廖某會結婚,共同居住在該房屋,蔣某振的生活一直由廖某會照料。2006年6月27日,蔣某振立公證遺囑:訟爭房屋由廖某會一人繼承。2009年10月7日,蔣某振死亡,廖某會辦理了喪葬事宜。現廖某會無其他居所,仍居住在訟爭房屋內。
后蔣某與廖某會對該房屋的權屬發生爭議,蔣某起訴,要求確認該房屋歸其所有,并要求被告廖某會搬出。
【裁判】
重慶市綦江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蔣某與蔣某振、余某芳、蘭某卿達成的家庭協議不違反法律規定,應當認定合法有效。蔣某按照協議約定給付了房屋超面積補差款后,應當享有該協議約定的權利,即在蔣某振、余某芳去世后享有本案訴爭房屋的所有權。由于該房屋已通過家庭協議的形式處分給蔣某,且蔣某按約定支付了補差款,蔣某振的遺囑行為不能對抗之前簽訂的協議行為。因此,廖某會不能因蔣某振的遺囑而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但鑒于廖某會是蔣某振的妻子,對蔣某振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現年老又無其他居所,且家庭協議中也有“兩老居住至去世”的意思,從尊重善良風俗和社會公德的角度,廖某會可以對該房屋享有居住權。法院判決:訟爭房屋為原告蔣某所有;駁回原告蔣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廖某會不服一審判決,以前述家庭協議無效、已過訴訟時效等理由提起上訴。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廖某會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案情雖然簡單,但存在家事協議與公證遺囑、所有權與居住權的沖突,法律關系比較復雜。
1.公證遺囑不能撤銷民事協議中的意思表示
本案中,如何認定家庭協議和公證遺囑的效力?審理中,有人認為,原告的出資只占房屋價值的小部分,可把協議一分為二看待。原告因支付補差款而取得房屋相應部分的所有權,其余部分可看作是蔣某振的贈與行為,協議簽訂至蔣某振死亡長達11年之久未辦理過戶登記,已過訴訟時效,該協議不能強制履行。根據物權公示原則,該房屋應視為蔣某振的遺產,鑒于原告支付了補差款,可取得該房屋與出資相應價值(出資時)的部分所有權,其余部分按公證遺囑處理。這種觀點并不正確。家庭協議簽訂后即要求原告打破親情,積極“維權”辦理過戶登記,有強求家庭成員爭財奪利之嫌,不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諧,與中國家庭生活實際不符。從協議內容看,所有權的轉移是附期限的法律行為,該期限為蔣某振夫婦最后一人死亡時,關于所有權轉移的約定始生效力,訴訟時效的期限才開始計算。因此,不存在超過訴訟時效期限的問題。民事協議一經簽訂,即在當事人之間形成“法鎖”,非經當事人協商一致或依法律途徑,單方不得撤銷或變更。公證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不能撤銷在民事協議中的處分行為。因此,應判決該房屋歸原告蔣某所有。
2.同一身份者可享有意定居住權
居住權是指以居住為目的,對他人享有所有權的房屋及其附屬設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權利。在2002年物權法征求意見稿中首次提出了居住權的概念,2005年的物權法草案第四次審議稿較為詳細地規定了該制度,其目的在于保護社會中弱勢群體的基本住房權。由于設立居住權制度目前還存在較大的爭議,物權法通過時未確立居住權制度,但并不意味不保護特定當事人的居住權。設立居住權,可以根據遺囑或者遺贈,也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即有法定居住權和意定居住權之分。本案中,從“家庭協議”的本意看,原告蔣某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蔣某振夫婦享有居住權。被告廖某會作為蔣某振的合法配偶,可以繼續享有居住權利至其死亡時止。一審判決被告廖某會享有居住權,符合“家庭協議”的本意,也符合我國家庭生活的善良風俗和倫理道德,實現了居住權保護特定身份當事人的居住權利的價值取向。因此,一審判決正確,應予維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普通合伙企業的設立條件包括哪些
2021-02-01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委托事項和權限范本
2021-02-28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