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事故發生后,在進行調解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以便更好地調解醫療糾紛,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醫療事故調解的注意事項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第三,某些醫療機構無權自行調查處理醫療糾紛。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這時所說的“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中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發生在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該診所無權自行調查處理。在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對于哪些醫療機構可以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四,發行醫療事故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查處封病例、有關物證和原始材料。
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夺t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為具體的規定。
第五,在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中,對死亡原因不明確的,應當進行尸體解剖。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在死后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部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48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病人家屬如果拒絕或者拖延尸體解剖,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中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有什么區別
2021-01-12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違章建筑的認定主體是誰
2021-02-24農村一口人分多大宅基地面積,有法律規定嗎
2021-02-11常州市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