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造成胎兒死亡怎么賠償
一、醫療損害賠償責任
1、醫療損害是指造成損害的主體是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醫療損害侵害的客體是患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醫療損害賠償包括患者作為弱勢群體一方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不包括因為醫方的權利受到損害而引起的糾紛。
2、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是指醫務人員在從事各種醫療行為過程中,由于違反相關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在醫療程序上或者醫療用藥過失給患者造成生命和健康損害時,在患者和醫務人員、醫療機構之間產生的賠償債權債務關系。
二、醫療過錯損害賠償項目
(一)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二)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四)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五)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六)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七)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九)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十二)精神損害撫慰金:精神損害賠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侵權行為所導致結果,即受害人的精神痛苦與損害程度;二是侵權行為人的過錯責任,即主觀上的過失行為;三是侵權人的侵權情節,即在治療過程中采取的方法措施;四是侵權者與受害者雙方的經濟狀況。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三、醫療過錯胎兒死亡案例
2014年9月18日,高先生的妻子劉女士到鄭州市某醫院待產。第二日在生產過程中胎兒胎心出現異常,醫生未告知家屬也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而是繼續讓劉女士順產,結果孩子出生1小時后死亡。
法院經審理認為,劉女士到鄭州市某醫院生產,嬰兒出生后出現窒息,經搶救無效死亡,經司法鑒定,醫院給予陰道試產符合臨床診療指南及臨床技術操作規范。但劉女士臨產后,醫生在胎心出現異常及發生減速后,未盡到高度注意義務,治療處置措施欠規范,存在過錯。并且嬰兒出生后,醫院對新生兒窒息復蘇處置欠規范且搶救記錄欠規范,存在過錯。另外醫院對于病情變化、醫療風險等情況告知欠規范,存在過錯。醫院在病歷書寫方面欠規范,屬醫療過錯。綜上,司法鑒定機構建議醫院應當承擔主要責任,法院結合具體案情,參考鑒定意見,認定被告鄭州市某醫院在本案中承擔70%的賠償責任,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及費用42萬元。
醫療過錯,屬于過錯的一種。對過錯的判斷,在學理上有新舊過失理論之區分。所謂舊過失理論,乃是將過失與故意相提并論,認為過失與故意同屬應加責罰的行為人的主觀惡意。故意為積極的惡意,過失為消極的惡意。若行為與結果間有相當因果關系,而行為人對于結果的發生,有預見的可能,并應預見而未預見或者說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即應負過失責任。新過失理論,則認為過失不僅指應加責罰的心理狀態,還應就行為的客觀狀態是否適當加以斟酌判斷。即除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系及預見可能性之外,尚須就行為在客觀上有無過錯,加以審認。具體醫療過錯而言,判斷醫方有無過錯,應就醫方是否已盡客觀上的注意義務為標準,亦即應就是否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適當措施而判斷。基于新過失理論的合理性,該理論得到了廣泛的確認。這就要求在討論醫療過錯的認定時,首先要對醫療行為所存在的特殊判斷標準予以準確認識。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的醫療水準越來越好。發現的越來越穩定。但是醫療事故的發生也是不能夠完全避免的。所以只能做好一些日常的預防。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
2021-03-05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