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保候審人違反規定的后果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沒收保證金、對保證人罰款,并在執行后三日以內將執行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內,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提請批準逮捕。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審查批準逮捕。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取保候審期間要遵守的規定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依據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