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個地方業主自治管理?
業主自治的誕生是所有權主體多元化、私有化和物業結構復雜化相結合的直接產物。為了實現購房目標,維護公共權益,“有產者”必須聯合起來,通過民主程序建立自治組織,確立自治規范、自主決定本小區范圍內的公共物業事項,這就是業主自治的基本內容。一些人將業主們驅逐專業的物業服務企業出小區、由業主們全面接管小區并由業主自行實施物業服務稱之為“業主自治”,這是對業主自治的誤解。業主自治的核心和實質在于以自治實現自主,“業主自管”不等同于 “業主自治”。 “業主自管”是在業主自治條件下,業主行使物業服務方式選擇權的一種形式,因此,“業主自管”體現了業主自治,而業主自治的內容和意義要比“業主自管”大得多。
在“自管”與“自治”概念尚且糾纏不清的情況下,一些人更急切提出業主自治不可行,是站不住腳的。我們知道,在民主國家中,人民當家作主并不是必然要由全體人民完全親自履行管理國家職能,人民通常通過選舉產生相應的國家機構和領導人并由他們實現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在這過程中并不排棄專業人員的參與。業主自治也是這樣。業主自治并非指由業主自己履行一切包括物業服務在內的公共物業職能,只要通過自治方式產生了業主自治組織并實現了自主管理小區的自治權利,無論采取哪種物業服務模式,有無聘請專業人員參與,均屬于業主自治。
業主自治也不等同于業主委員會自治。業主委員會是業主自治組織的核心,是業主自治得以正常運轉的中心環節。業主自治是全體業主通過自治方式實現自主管理小區的一系列活動,而不是僅指業主委員會成員幾個人決定公共物業事項。業主委員會作為業主自治的執行機構,其成員履行職責的活動屬于業主自治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將業主自治等同于業主委員會自治,縮小了業主自治的空間,不利于充分發揮廣大業主自治的積極性,混淆了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現在我國正在大力推動業主自治。業主自治可以保證業主的權利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業主自治必須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之中來進行實施。并且在業主委員會選擇更換物業的時候需要結清物業的相關費用。不能夠無條件將物業趕出。
發生物業糾紛,業主應該怎么辦?
業主財物被盜,物業是否要承擔責任?
企業主動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河道整治拆遷的紅線范圍
2021-03-04惡意砸別人車玻璃是犯法嗎
2020-11-13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醉灑駕駛撞死兩人如何處罰
2021-02-25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員工食堂承包合同
2020-12-21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