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的該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直接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同時報中級人民法院備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十條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第八十三條、第八十八條規定的審理期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調解期間、中止訴訟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再審案件按照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審理的,適用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第八十八條規定的審理期限。審理期限自再審立案的次日起算。?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直接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同時報中級人民法院備案。
行政案件期限的規定
一、一審行政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期限是從立案之日起3個月。
人民法院第一審期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二審行政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對于二審行政案件,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二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三、行政訴訟時效怎么算
1、一般性規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
從知道或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2、一般性規定(2015年5月1日前尚未審結案件的案件):
從應當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3、特殊規定:
行政機關未告知起訴期限的,起訴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
(三個月還是六個月就遵循前面的一般性規定),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4、最長時效的規定:
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
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直接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同時報中級人民法院備案。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暴力查封的行政強制措施能否提起行政復議
2021-01-04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