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觀點是期限共用說。認為公、檢、法三機關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的期限合計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理由是:
第一,切合實際。一般而言,花費一年的時間辦理一個案件綽綽有余。
第二,如果允許每一個機關均有權決定一次長達十二個月的取保候審期限,那么取保候審的期限總量將達到三十六個月。如果案件有退回補充偵查的情況出現,則取保候審的期限將會更長,這顯然與及時打擊刑事犯罪的辦案方針相背離。
第三,法律規定審查起訴的期限最長為一個半月,審判期限最長也為一個半月,如將取保候審期限解釋得過長,不僅是多余的,也是不相稱的。
第四,就刑訴法第58條的規定,如果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角度去理解,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的期限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就不難理解公、檢、法三機關共用這一期限的正確性。
第二種觀點是期限共享說。即公、檢、法三機關分別有權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且各自不得超過十二個月。換句話說,取保候審的期限不是三機關累計的,而是每一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期限。
理由是:
第一,取保候審只是限制行動自由,對日常生活并無實質影響。
第二,刑事訴訟非常復雜,十二個月的期限較短,不足以保證充分的辦案時間。
第三,如果期限共用,則無法解決前、后二機關分別適用取保候審的期限銜接與分配問題,如果前一機關用盡十二個月的期限,則后一機關便無法適用取保候審。相當于剝奪了后一機關適用取保候審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拆遷補償不合理找律師有用嗎
2021-01-31上海動遷補償標準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