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取保候審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中規定的取保候審適用條件是司法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法律依據,從法理上講,法定的適用條件無論是對適用者還是被適用者都應當是明示的并且應當是明確無爭議的,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我國立法中普遍存在的因追求敘述簡練而造成發生理解分歧的問題在這些規定(特別是《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中也同樣存在,而且這種理解上的分歧已經讓司法實踐中的司法人員和刑事訴訟當事人對取保候審適用條件感到困惑,反映在實際操作上就是無法滿足提高司法透明度和保護刑事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要求。因而準確地理解取保候審適用條件的內容以及領會其中蘊涵的法律精神,對整個取保候審制度的操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以下我們對司法實踐中的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作一論述。
一、在理解時要注意《刑事訴訟法》第51條中所謂的“可能判處”的具體含義。
這里“可能判處”的刑罰不是絕對地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行為所觸犯的刑法條文中的法定最高刑,也不是指該條文規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某種罪名的法定最高刑,當然更不可能是法定最低刑。在現行的取保候審制度中“可能判處”的刑罰是指承辦案件的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根據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所認定的對其可能適用的刑罰,或者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事實應當適用的具體刑法條文對其可能具體適用的刑罰。當然在最終適用時可能是最高刑也可能是最低刑,這是不確定的,一切都必須根據涉嫌的犯罪事實來決定,而絕不能簡單地以其涉嫌的犯罪行為所觸犯的刑法條款中法定最高刑或最低刑作為其“可能判處”的刑罰?!翱赡芘刑幑苤?、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即指司法機關根據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所認定的對其可能適用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已經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所認定的對其可能適用有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合同履行中的抵銷權屬于抗辯權嗎
2020-12-27醫院漏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3-07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管轄權異議可以郵寄提交嗎
2020-12-01農民在城市打工車禍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2021-01-06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