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關鍵字]:
[論文正文]:我國《行政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被告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規定了一些特殊規則。
一、被告承擔應當舉證的范圍。首先,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既要向法院提交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事實根據,也要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全面證明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其次,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只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即當不能證明其行為合法時,應當敗訴。
二、被告舉證的時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的10日內提供證據、依據,如果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的,將被認為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這一規定相對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大大地將被告舉證的時間提前了。有學者對這一問題的合法性提出質疑,認為《行政訴訟法》并沒有對被告舉證的時間作出任何規定,《若干問題的解釋》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被告舉證的時間作出規定,是否限制了被告的訴訟權利?
筆者認為,這一規定的作出,應該說在以下三個方面具有合理性:1、可以有效地防止被告利用《行政訴訟法》第48條缺席判決的規定,規避該法第32條的規定,以期在第二審程序中取得有利地位,從而逃避責任。具體而言,當行政機關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對原告作出裁判,原告起訴后,被告無法舉證,而《行政訴訟法》第33條又規定訴訟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于是,被告則拒不到庭應訴,避開法院收集證據,而當法院依據第48條的規定作出了缺席判決后,被告不服上訴,并將其在一審審理期間收集的證據提供給第二審人民法院,從而導致二審法院審理困難,帶來被動局面。有了這一規定的限制,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情況的出現。2、這一規定的理論根據是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最基本的一個程序規則是“先取證、后判決”。為了保證這一規則得到遵守,《若干規定的解釋》作這樣的規定完全是合理的。3、行政復議法中,對被申請人在行政復議中舉證的時間規定為在答辯的10內,為實現在這一問題上的統一,作出與行政復議法相統一的規定是符合法制精神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屋在轉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0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