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中的原告應該承擔哪些舉證責任,舉證責任范圍的內容是什么
一、行政訴訟舉證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34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改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但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并不是對所有的待證事實都承擔舉證責任,原告對某些事項也將承擔一定的舉證責任。
二、行政訴訟中原告舉證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
原告也負有一定得舉證責任,體現在:
1、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
(1)原告起訴時首先應當證明的是其是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根據《若干解釋》第12條的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即只有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才具有原告資格。
(2)證明侵犯自己合法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存在。《行政訴訟法》第49條規定:“原告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3)證明起訴符合起訴期限的規定。原告起訴須遵守起訴期限的規定,并且在起訴時向人民法院提供其符合起訴期限規定的證明材料。
2、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
被告不作為行政案件,是指應當由原告申請行政機關作為或者由行政機關依職權主動作為而行政機關不作為的行政案件。被告不作為行政案件多屬依申請的行政行為,以相對人的申請為前提,沒有申請人的申請,行政機關不得從事該行為,對依申請的行政行為,原告起訴被告不作為時,應提供證據證明自己在行政程序中曾向行政機關提出過申請。
3、原告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具體行政行為而造成損失的事實。
原告提起行政賠償訴訟,都要對因受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侵害而遭受損失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即舉出證明損害事實的發生與存在,損害的程度、損害賠償的依據等方面的證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行政訴訟中的原告應該承擔哪些舉證責任,舉證責任范圍的內容”相關知識,原告應就起訴符合法定條件、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具體行政行為而造成損失的事實三者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你還有疑問,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
2021-03-05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