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原告是指對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以說,行政訴訟原告大多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相對方。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第七十條,原告主要包括:
1、公民。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具體行政行為侵犯的公民,有權依照行政訴訟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當然,這里所稱的公民是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
2、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根據《民法通則》第三十七條規定,法人應具備下列四條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4)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作為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時,由其法定代表人出庭應訴。
3、其他組織。除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組織外,在我國,還有一大批不具備法人資格,沒有取得法人資格的社會組合體。例如以其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工商個體戶、農民承包經營戶、起字號的合伙組織,或者尚處于籌建階段的企業、單位等。它們的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犯而向法院提起訴訟時,由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作法定代表人,沒有主要負責人時,可由實際上的負責人作法定代表人。
4、在中國境內提起行政訴訟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外國人、無國籍人和外國組織在我國境內進行活動,必須遵守我國憲法和法律,接受中國行政機關管理,因而在行政管理活動的某些方面,都有可能同我國的行政機關發生行政爭議。在《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等法律法規中,都有類似規定。《行政訴訟法》第71條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
此外,在特殊情況下,不是行政行為的相對方也具有原告的資格。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具有起訴資格的公民死亡;二是具有起訴資格的法人和組織終止,為新的法人和組織所代替。為了更好地保護上述兩類情況中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行政訴訟法》第24條第2、3款規定:“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薄坝袡嗵崞鹪V訟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根據最高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規定?!敖H屬”主要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土地流轉合同后建房合法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