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我國現有的有關涉及行政時效的法律規范。大多都著重于行政高效的目的,而忽略了行政相對人權益的保護。如有的只規定行政相對人服從行政秩序管理的時限,而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卻沒有明確的時限規定,導致行政主體隋怠行政,有的雖然有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的時限作了規定,卻沒有明確的違反時效期限后的法律后果,致使這些規定形同虛設。現代行政時效的基本價值取向應當是在公平的基礎上追求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雙方的效率。即首先是為了實現公平,進而在公平的基礎上追求效率。
要給行政相對人因行政主體隋怠行政所造成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予以法律救濟,就應當適應行政時效制度價值目標的轉變,建立和完善行政不作為的行政法律制度。可以借鑒和參考行政作為的時效制度,構筑行政不作為時效制度。
先,要在法律、法規中對行政主體運用行政職權的時限作出規定。時限的規定一方面可以督促行政主體主動迅速地行使職權,防止拖延履行職責,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便于相對人以行政不作為的存在而請求救濟,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便于司法機關認定行政主體是否構成行政不作為,從而為采取相應的救濟方式創造條件。同時要規定對那些辦事拖拉,敷衍塞責,隋怠行政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有追究之責任。時限制度的完善當然有待于一部完整的行政程序法,其基本價值取向一是確保實現公平,包括合理性,特別是要對行政主體設定及時、富有高效率的期限,以及時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二是確保實現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效率,重點是要求行政主體及時作為的效率。
其次,確立行政不作為的時效制度應以發生有利于行政相對人的法律效果為原則,具體而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依申請的行為,行政機關逾期未作為,視為“批準、認可”。通常是有利于相對人的行為,如資格審查。二是依職權的行為,行政機關逾期未作為,“不得再作為”。通常是不利于相對人的行為,如違法行為,即行政作為的時效后果。
第三,明確規定每一行政行為完整的具體程序。如行政許可行為的程序除了相對人的申請外,包括行政許可機關對申請的答復、審核、核發等程序,行政許可機關在法定期限內,對每一步驟的未完成都成立不作為。因此,只有在立法中重視每一個行政行為的程序性規定,才能判明行政不作為的具體表現形式,才能督促行政主體積極完成每一程序行為。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應當適應行政時效制度價值目標的轉變,建立和完善行政不作為的行政法律制度。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調查公司取證合法嗎
2021-01-17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責任準備金
2020-11-24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棚戶區改造的稅收優惠政策
2020-12-28新鴻基9.5億參與舊城改造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