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主體的認定
既然行政不作為是行政行為的一種表現方式,那么行政不作為的主體必然就是行政行為的主體,即行政主體。行政主體是指依法擁有獨立的行政職權,能代表國家,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以及獨立參加行政訴訟,并能獨立承受行政行為效果與行政訴訟效果的組織。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行政主體,但行政主體并不僅限于行政機關。除行政機關外,有些行政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在符合法定條件時,依照法定授權也可取得行政主體資格,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
(二)行政不作為的本質特征是違法不履行行政作為義務
使用“行政作為義務”為宜。在界定行政不作為時,使用“行政作為義務”的提法之所以比“法定職責”更為準確。
第一、“行政義務”之中不僅應包括行政主體的“法定職責”,亦應包括行政主體的“法定職權”在內。“行政法治原則”要求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依法設定并依法行使,而行政主體的“職權從另一角度說,就是職責。職權與職責是統一的,是一件事情的二面”,都是法律賦予行政主體維護和分配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也是其履行行政職責的過程,行政職責隨著行政職權而產生、變更和消滅,行政職權和行政職責是統一的,它們都暗含著行政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只是行政職權間接體現出來的,是一種轉化或派生的作為義務,需要結合行政職權的具體內容才能確定。
第二、“法定職責”從邏輯上理解,可以區分為“作為”的法定職責和“不作為”的法定職責,而行政不作為這一概念所強調的,應該是行政主體對于“作為”的法定職責(包括職權)的違反。如果將行政不作為簡單定義為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職責,必然導致像越權等行政主體不履行消極義務的行為也被歸入不作為之列的窘態。
(三)必須深入探究行政主體不履行行政作為義務的主觀方面
在法學理論中有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之分,“行政不作為也只有在行政主體的主觀意志能力范圍內才能予以法律上的評價和確認”。如果行政主體負有作為義務,但因客觀原因,如地震、戰爭等無法履行該項義務的,則并不構成行政不作為。只有在行政主體基于過錯,即有能力履行,卻故意不履行、或因疏忽和認識上的錯誤不履行作為義務的情況下,其不作為才可能構成違法。
(四)不能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否提出申請作為判斷行政不作為的前提
行政主體除依相對人申請,被動作出相關授益行為外,亦可以依職權產生行政作為義務,行政主體的作為義務并非一定基于相對人的申請而產生,對于依職權的行政行為,只要一定的法律事實發生,行政主體就負有相應的作為義務。行政主體若不履行這種作為義務,同樣構成行政不作為。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行政不作為的本質特征是違法不履行行政作為義務,其主體必然就是行政行為的主體。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意向書合同范本
2021-02-26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