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訴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天津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行政不作為案
(一)基本案情
張某某于2013年3月13日、10月16日向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市社保局),9月25日向天津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社保基金中心)郵寄信函,主要內容為要求履行法定職責,對其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偏低和少繳、漏繳問題進行強制征繳。市社保局于2013年10月26日收到信函后,認為其所述問題不屬于該局職責,屬于市社保基金中心職責,遂將信件轉至該中心辦理。該中心于2013年11月29日向張某某出具《關于張某某信訪反映問題的答復》,主要內容為其已經辦理退休手續,退休待遇均由其參保所在區的社保局審批確定,且在審批之前已經本人對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事項進行了確認,該中心作為社保經辦機構,負責依據區縣社保局審批結果及有關政策規定按時足額發放退休待遇。張某某先是針對市社保局、市社保基金中心分別提起訴訟,因各自答辯不具備相應職責而申請撤訴,后將兩單位作為共同被告訴至法院,請求確認市社保局向市社保基金中心轉交信件行為違法,撤銷市社保基金中心上述答復,判令二被告履行法定職責,對其訴求予以答復。
(二)裁判結果
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五條規定,市社保局具有負責全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的行政職能,其于2011年10月19日向與其存在隸屬關系的市社保基金中心下達文件《關于社會保險舉報投訴案件受理查處職責分工的通知》,第二項明確規定“對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舉報、投訴,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理查處,逾期仍不繳納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請有管轄權的勞動監察機構實施行政處罰,具體程序由市勞動監察機構與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制定”。故市社保局將信件轉至市社保基金中心辦理并無不當。市社保基金中心應對原告信函要求事宜作出明確處理,但其未在60天內作出答復,且在此前原告起訴該中心不履行法定職責一案中,隱瞞了市社保局下達上述文件的情況,在答辯狀中否認其具備相應職責,導致原告認為起訴被告主體有誤而申請撤訴,系未履行法定職責并進行推諉。其給原告出具的《關于張某某信訪反映問題的答復》,在未對原告提出的請求作出明確處理的情況下,直接以信訪形式答復顯系不妥。遂判決:一、市社保基金中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對原告請求作出處理并將結果書面告知原告,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按日處70元罰款;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后,各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三)典型意義
本案典型意義在于:人民法院以行政裁判方式明確了行政主體在社保管理方面的相關職責。基于行政管理復雜性和法律規定不明確,在職權界線不清晰的情況下,行政機關之間應當主動溝通聯系,共同協調解決,不能互相推諉,甚至和老百姓“捉迷藏”。社會保險待遇涉及千家萬戶,關乎個人生老病死,無論是社保機關還是經辦機構都必須積極履責,方為責任政府應有之義。人民法院對于行政主體在訴訟中隱瞞其與有關單位之間關于職權劃分的相關文件的,應依法制裁,必要時可向紀檢監察部門通報反映;在行政主體相互推諉,均否認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情況下,可依法將相關行政主體都列為被告,共同參加訴訟,通過庭審舉證、質證和辯論,最終確定履責主體。同時,為保證履責判決的及時履行,可以在判決時一并明確不履行判決的法定后果,既督促行政主體盡快履責,也有利于保障生效裁判的迅速執行。本案裁判對類似案件的處理具有指導、示范意義。
以上是一個行政不作為的處罰案例,里面有裁判結果可以供你們參考,但是不同的不作為的情況會有不同的處罰,具體怎么處罰還要咨詢專業人員,希望以上資料可以幫到您。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