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業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2、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法律對于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取決于該法律行為所產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于第三者的作用。雖未為法律規定而當事人自行協議公證證明作為雙方法律行為必要的形式條件之一的,這一法律行為也必須公證證明方能成立。
3、文書,如債權人和人對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爭議、并經公證證明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當債務人拒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作出裁判。
4、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5、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并載明債務人愿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并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未經公證的事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規定。
7、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8、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將合同進行公證后意味著合同效力得到了國家的保證,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公證是比較復雜的過程,需要當事人提供相關的材料,同時公證機構還要對合同內容進行一定的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農村征地拆遷時,各級政府的只能是什么
2020-12-16滄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