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認定書拿到后能馬上取保候審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故意肇事的當事人拿到責任認定書后是不能馬上取保候審的,一先向取保機關申請,獲得批準后才能執行取保候審。
第七十九條?需要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制作呈請取保候審報告書,說明取保候審的理由、采取的保證方式以及應當遵守的規定,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制作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決定書應當向犯罪嫌疑人宣讀,由犯罪嫌疑人簽名、捺指印。
第八十條?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交通事故認定書的作用
(一)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通過對現場的勘察、技術分析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所出具的法律文書。從表面看,雖然是公安機關依其職權單方作出的對事故當事人這一特定對象和特定事項作出的一種定性定論,但不能直接確定當事人具體的權利義務,即不是對當事人的人身權、財產權進行直接處理,不屬于直接調整當事人人身權、財產權法律關系的具體行政行為,只能是通過調查和勘驗得出的技術結論,它與一般意義上的行政行為不同。同時,公安機關也是以此作為證據作出行政可訴性的行政處罰。
(二)從反面看,如果將交通事故認定納入行政訴訟,會出現負面效果,導致訴訟程序的沖突和訴訟資源的浪費。交通事故認定在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是作為證據發揮作用的,對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無需單獨通過行政訴訟來認定,而只需在相應的訴訟中由人民法院來審查判斷。對公安機關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如果事先可以采用行政訴訟的方式救濟,而在民事、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又作為證據進行審查,勢必對同一行為在人民法院產生雙重救濟,而不同的救濟方法可能造成結果不同,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也會都期待交通事故認定行政訴訟的結果,否則不能進行。行政判決維持還尚可,如果判決撤銷并責令重作,當事人可能對重作的認定再一次提起行政訴訟,然后再啟動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程序,會出現連環訴訟的情況,無疑增加當事人的訴累和訴訟成本,違背訴訟經濟原則,也難以體現司法為民和司法效率,使糾紛和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和化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故意肇事的當事人拿到責任認定書后是不能馬上取保候審的,一先向取保機關申請,獲得批準后才能執行取保候審。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經濟民事訴訟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05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