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條公民、法人申請公證,應當向公證處提出,并填寫公證申請表。公證申請表應記明下列內(nèi)容:
(-)申請人及代理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住址等;申請人為法人的,應記明法人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等;
(二)請求公證的事項及公證書的用途;
(三)提交材料的名稱、份數(shù)及有關證人的姓名、住址;
(四)申請的時間及其它需說明的問題。
申請人應在申請表上簽名或蓋章。申請人填寫申請表確有困難的,可由公證人員代為填寫。
第十六條公民、法人申請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二)代理人代為申請的,委托代理人須提交授權委托書,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資格的證明;
(三)需公證的文書;
(四)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chǎn)所有權證明;
(五)與公證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條符合下列條件的申請,公證處應予受理:
(一)申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利害關系;
(二)申請人之間對申請公證的事項無爭議;
(三)申請公證的事項屬于公證處的業(yè)務范圍;
(四)申請公證的事項屬于本公證處管轄。
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公證處應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并通知申請人。
關聯(lián)法規(guī):
第十八條公證處應當建立分類登記制度,登記事項包括:公證類別、當事人姓名(名稱)、代理人(代表人)姓名、受理日期、承辦人、審批人、辦結日期、結案方式、公證書編號等。
第十九條公證處受理公證申請后,應將受理通知單發(fā)給當事人,并開始建立公證卷宗。
受理通知單應記明:申請人的姓名(名稱)、申請公證的事項、申請人提供的主要材料、受理日期及承辦人。申請人或其他代理人(代表人)應在受理通知單回執(zhí)上簽名。
第二十條公證處受理公證申請后,應按規(guī)定標準由專人收取公證費。公證辦結后,經(jīng)核定的公證費與預收數(shù)額不一致的,應當辦理退還或補收手續(xù)。當事人交納公證費有困難的,應提出書面申請,由公證處主任或副主任決定是否減、免。
第二十一條公證處可以設立公證事項承辦單,各環(huán)節(jié)的經(jīng)辦人應在承辦單上簽名并注明日期。承辦單應附卷。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土地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處罰有哪些
2021-03-01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監(jiān)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撤銷強制執(zhí)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執(zhí)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發(fā)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企業(yè)財產(chǎn)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費差益
2020-11-29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