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可到信訪、勞動保障部門和法院所設立的申請受理點進行申請,也可到鄉鎮、街道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委、殘聯、高校等組織所設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或在村(居)委會設立的法律援助聯絡點進行求助。
先由單位或所在的街委、村委出具生活困難的證明,然后到所在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辦理;是否符合條件由法律援助中心審定。
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法律援助的對象:
(1)一般對象即經濟困難,有充分理由證明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
(2)特殊對象即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3)其他殘疾人或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4)刑事案件中的外國籍或無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的中國公民能否獲得法律援助,須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查是否屬于經濟困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的有關規定,經濟困難的具體掌握標準是"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有的地方人民政府確定公民最低生活保障線作為經濟困難的標準。如果申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即使有充分理由證明自己為保障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援助,一般也不能獲得法律援助,而需要通過有償的法律服務來獲得法律幫助。
由于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而社會對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很大,經濟困難的標準可以使那些確實經濟困難、而需要法律幫助以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公民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特殊的刑事案件。
(1)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3)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5)公證證明;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公民可以獲得公證法律援助的公證事項:
公民在辦理與撫恤金、救濟金、勞動保險金、勞工賠償金、贍養、撫養、扶養等有關的公證事項,本人經濟困難確需減免公證服務費的,可以申請公證法律援助。根據司法部關于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的通知精神,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憑就業登記證也可申請再就業事項的公證法律援助。
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申請人應當辦理如下手續:
(一)申請人必須如實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
(二)遞交相關證件和證明證據材料;
(三)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情況;
(四)出具授權委托書,明確表示所需法律援助形式,授權事項和范圍、期限等等,并在授權書上簽名或蓋章;
(五)與法律援助機構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規定雙方權利義務;
基本的情況就是這些,具體得去法律援助中心詢問,因為根據各個地區省市的不同情況不同的區域是有不同的規定標準的。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呢?
首先,國務院制定的《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這里的規定大都容易理解,如果有疑問,本條第三款還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注意上述帶序號的具體事項外,請不要忽視該條款規定的"首要"條件:"經濟困難"。也就是說,上述所有事項都需要加上"經濟困難"才能申請法律援助。關于"經濟困難"的標準,《條例》沒有規定全國一刀切的標準,而是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實踐中,各省大多通過地方性法規對此作了規定。比如,北京市人大在其制定的《北京市法律援助》條例中規定,"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條件,按照國家和本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執行"。但是各省對經濟困難標準的規定仍然可能不明確。在這種情況下,殘疾人朋友不妨就"經濟困難的標準"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機構咨詢,該機構通常會有現成的信息。
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申請法律援助,這是國家給我們的福利。但是法律援助并不是一般的服務,因此我們應該注意申請法律援助的相關程序和需要的資料。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交通事故定責后,雙方可以在私下處理嗎
2020-12-21合同當事人是指合同簽訂雙方嗎
2021-01-12權利質押及其規定
2020-12-16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