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贈與房產能去公證嗎?可以公證。
辦理公證程序
一、申請與受理
1、公民,法人申請公證,應當向公證處提出,并填寫公證申請表。
公證申請表應證明下列內容:
①申請人及其代理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住址等;申請人為法人的,應證明法人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等;
②申請公證的事項及公證書的用途;
③提交材料的名稱、份數及有關證人的姓名、住址;
④申請的時間及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申請人應在申請表上簽名或蓋章。申請人填寫申請表確有困難的,可由公證人員代為填寫。
2、公民,法人申請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①身份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②代理人代為申請的,須提交授權委托書或其它有代理權資格(法定代理、指定代理)的證明;
③需公證的文書,如合同、遺囑、畢業證等;
④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所有權證明;
⑤與公證事項有關的其它證明材料。
3、符合下列條件的申請,公證處應予受理:
①申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利害關系;
②申請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之間對申請公證的事項無爭議;
③申請公證的事項,屬于公證處的業務范圍;
④申請公證的事項屬于本公證處管轄。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公證處應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并通知申請人。
4、公證處受理公證申請后,應進行分類登記。登記事項包括,公證類別(如繼承、收養、借款合同等)、當事人姓名(名稱)、代表人(代理人)姓名、受理日期、承辦人、審批人、辦結日期、結案方式、公證書編號等。
5、公證處受理公證申請后,應按規定標準向當事人收取公證費。公證辦結后,經核定的公證費數額與預收數額不一致的,應當辦理退還或補收手續。當事人交納公證費有困難,應提出書面申請,由公證處主任或副主任決定是否減、免。
二、審查
1、公證審查,是公證處在受理當事人的公證申請后,出具公證以前,對當事人申請公證業務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規定,公證處的業務范圍如下[有*號的為常用出國公證]:
(一)證明合同(契約)、委托、遺囑;
(二)證明繼承權;
(三)證明財產贈與、分割;
(四)證明收養關系;
(五)證明親屬關系:如:親屬關系證明、家庭成員證明
(六)證明身份、學歷、經歷;如:學歷證書、成績單、個人經歷證明
(七)證明出生、婚姻狀況、生存、死亡;如:出生;結婚(離婚)或未婚證明
(八)證明文件上的簽名、印鑒屬實;如:經濟擔保(銀行出具的存款證明)。
(九)證明文件的副本、節本、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如:學歷證書、成績單
(十)對于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認為無疑義的,在該文書上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十一)保全證據;
(十二)保管遺囑或其它文件;
(十三)代當事人起草申請公證的文書;
(十四)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國際慣例辦理其它公證事務。如:無犯罪記錄。
房產贈與的主要流程如下:
1、贈與人及受贈人到房屋所在公證處對贈與事實進行公證,贈與人與受贈人簽署贈與合同,公證處將會按照房產估價的2%收取公證費;
2、向房管局申請估價,估價后向房屋所在地稅局申請(免的是營業稅等),另外由受贈方繳納房屋估價3%的契稅,雙方繳納0.05%的印花稅;
3、上述手續辦理完畢后,憑過戶申請書、身份證件、房地產權證、贈與公證書、有關稅費的收據向房管局遞件,繳納相關的交易費、登記費及印花費用后,受贈人一般當天或者第二天即可領到房產證。
一般來講,非親屬間的房產贈與情況比較少見,辦理房產贈與的一般是親屬的關系,直系親屬為常見,是父母對子女的房屋贈與情況居多。這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了解,畢竟在中國,父母們還是很照顧子女的,為了子女的結婚或者是老人們為了避免日后引發財產的繼承糾紛。
贈與雖然是無償的財產轉讓,但是根據法律規定,這類的贈與還是需要交納契稅、印花稅等稅費(夫妻婚姻關系內相互贈與除外),其中契稅根據不同情況稅率不同,低為1%。
新政策出臺前,當事人辦理房產過戶時需要提交贈與公證書或接受贈與公證書。而辦理這項贈與公證要根據實際受益額,也就是房價,按階梯比例收取一定的公證費用,這對北京動輒數百萬的房價著實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但是,隨著新政策的實施,改贈與公證為親屬關系公證,后者的公證費僅為每件80元。
另外,辦理親屬關系公證時,當事人需提交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所在單位或戶口所在地公安部門出具的有關當事人親屬關系證明,必要時還需提供婚姻狀況證明等材料。
婚內贈與房產能去公證嗎?只要贈與房產的協議生效,不管公不公證都不會影響到它的效力,不會你不公證它也不生效,大家可以放心。關于婚內贈與房產公證方面的內容你需要進一步了解清楚的時候,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趙**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02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如何設計企業拆遷補償方案才能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
2021-03-23舊房改造補償太低,能不能拒絕改造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