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期限
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期限,自取保候審后的次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的期限:自監視居住后的次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傳喚的期限
1、對犯罪嫌疑人傳喚期限:自傳喚后次時起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
2、對犯罪嫌疑人拘傳的期限:自拘傳后次時起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
3、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對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三、對被拘留的人訊問的期限
1、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訊問的期限: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2、檢察院,刑訴第一百三十三條自拘留后次時起24小時以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四、對被逮捕的人訊問的起始期限
對被逮捕的人訊問的期限:自逮捕后次時起24小時以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