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調解的基本原則
《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規定,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這是行政復議調解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即進行調解的范圍、內容、依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行政復議機關不能強迫當事人進行調解或者違心接受調解結果。我們認為,行政復議調解除應遵循上述兩條基本原則外,還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效率原則
高效是行政復議的重要特點,行政復議調解也必須反映這一特點,防止久調不決,給當事人造成訴累。調解在程序上具有靈活性、簡便性、效益性等優點,行政復議的調解要充分利用這些優點,提高效率,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復議決定,不準拖延。除了調解期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復議期限外,所選擇的調解方式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只要不違背中立原則,在召開面對面的調解會議之前,可單獨與各方當事人會談,搞清案情細節,掌握各方所求,迅速促成調解協議的達成。
(二)中立原則
在行政復議調解中,行政復議機關要始終保持中立的“超然”地位。行政復議人員要充分尊重法律的規定,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和處分權,不能心存偏私、偏見,要站在中立的位置公正調解,不能為片面地追求調解結果,而采用變相威脅、壓制、限制一方權利等方式、方法。
(三)公益保護原則
在行政復議中,行政機關擁有的實體處分權必須限定在行政機關依法擁有的法定職權范圍內,不能為了換取與申請人的和解而超越或放棄法定職權,從而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同時,作為行政復議機關,在調解過程中要據有主動權,應當認真把握,及時作出判斷,并予以正確引導,切實保護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利益。
行政復議調解的范圍
行政復議的司法性決定了行政復議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復議調解也不是“萬金油”,并不是所有復議案件都可以適用調解。除《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兩種情形外,我們認為,在實踐中,下列案件也可以通過調解的方式審理行政復議案件,解決行政爭議:
(一)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確權、認定等案件。這類案件的調解對象是申請人與第三人。例如發生爭議較多的土地權屬糾紛案件,這類案件,往往是歷史遺留問題且關系當事人切身利益,爭議雙方往往各執一辭,不論原處理機關作出處理結果如何,總有一方不服。審理這類案件,復議機關可以采取聽證的方式,在充分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基礎上進行調解,通過說服教育和勸導協商,促成當事人雙方相互理解與體諒,從而解決糾紛。由此可見,調解在此類復議案件中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如工傷認定案件,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工傷行政確認案件不屬于調解的范圍,但通過認真調研分析,結合大量的案例,我們認為,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工傷保險的受傷害職工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來確定“名分”不是根本,關鍵的問題在于“名分”地確定最終決定用人單位是否補償以及補償多少,這才是問題的本質。在這類案件中,如果適用調解制度得當,可以有效地減少訴累,更好地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爭議,維護社會穩定。
(二)當事人認為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對于此類案件,如果確屬行政機關法定職責范圍,通過調解結案,可以減少雙方的對立情緒,使雙方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下解決爭議,有利于促使行政機關及時、依法履行相應職責。例如公民申請教育主管部門保護受教育權利,而教育主管部門未及時履行該職責,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可以直接做出行政復議決定,責令教育主管部門履行法定職責,在這種情況下,教育主管部門也會履行行政復議決定,但難免會帶有抵觸情緒,其履行職責的實效可能會打折扣,申請人申請復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如果采取調解方式,可以緩和雙方的對立情緒,促使教育主管部門及時履行法定職責,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什么叫不足額投保?其后果是什么?
2020-12-18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