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監督
1.新《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證必須有公安局負責人簽字,這對公安人員濫用拘留權制造了障礙。
2.新《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拘留對象必須是應當逮捕的人,只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被拘留的人是不是應當逮捕的人,是不是屬于緊急情況,應當在拘留的當天進行審查。不符合拘留條件的,必須立即釋放。這一制度,保證了公安人員不敢隨便拘留公民。
二、人民監督
1。新《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97年刑事訴訟法就有了律師可以為被拘留的人申請取保候審的規定。但實踐中律師的申請往往無人理睬。新《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三日以內予以回復。這一規定限制了公安機關濫用拘留權。
2.新《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拘留期只有三天,特殊情況可以延長,最多延長至30天。超過三天不具有需要延長的特殊情況,或者具有特殊情況延長拘留期超過30天的,被拘留人、近親屬、律師都有權向公安機關要人。公安機關沒有任何理由不放人。
三、國家監督
1.過去,看守所大墻上寫的標語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現在看不到這類標語了,換成了“超期羈押是違法行為”。
2.拘留是對應當逮捕的人采取的臨時措施。拘留期內,公安機關必須向檢察院遞交批準逮捕申請書。
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3.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準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在公安機關自行監督、人民群眾監督和檢察院代表國家監督下,警察濫用拘留期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網賭打工員工怎么量刑
2020-12-11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1-02-03醫患雙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2021-02-02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工地上工人年齡不能超過多少歲
2021-02-04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5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