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拘留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查的人依法暫時扣押;行政拘留指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在公安機關拘留所內,一般不超過十五天,合并處罰最長不超過二十日。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治安拘留所管理辦法》,治安行政、司法拘留,家屬可以探視。刑事拘留,家屬不能探視,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偵查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和需要可以派員在場。
相關知識:拘留的分類
行政拘留
是指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最嚴厲制裁,屬于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期滿即釋放,由公安機關決定,在行政拘留所執行;對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合并執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過20天。
刑事拘留
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若審理后被無罪釋放,被逮捕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
司法拘留
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訴訟或法院執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逃避執行)等,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于強制措施,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希望大家明白這點,當然建議大家要守法,避免出現被拘留的發生。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行
2021-03-07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